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814篇 |
免费 | 540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4867篇 |
综合类 | 2968篇 |
水路运输 | 1041篇 |
铁路运输 | 1005篇 |
综合运输 | 47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9篇 |
2023年 | 223篇 |
2022年 | 251篇 |
2021年 | 354篇 |
2020年 | 205篇 |
2019年 | 195篇 |
2018年 | 96篇 |
2017年 | 158篇 |
2016年 | 160篇 |
2015年 | 276篇 |
2014年 | 567篇 |
2013年 | 571篇 |
2012年 | 572篇 |
2011年 | 645篇 |
2010年 | 643篇 |
2009年 | 771篇 |
2008年 | 765篇 |
2007年 | 598篇 |
2006年 | 589篇 |
2005年 | 507篇 |
2004年 | 419篇 |
2003年 | 364篇 |
2002年 | 284篇 |
2001年 | 254篇 |
2000年 | 205篇 |
1999年 | 129篇 |
1998年 | 98篇 |
1997年 | 86篇 |
1996年 | 63篇 |
1995年 | 64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41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5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基于强度折减法,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DINA建立非均质多级边坡计算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结合边坡各计算工况的安全系数和塑性区范围,分析了边坡级数、平台宽度以及单级坡率等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边坡级数、平台宽度或放缓坡率可有效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增加边坡级数和放缓下级边坡坡率,可将边坡整体破坏分解为局部破坏;边坡平台设在中下部对边坡稳定性更有利;若改变单个平台宽度或单级坡率,增加下部平台宽度和降低下级边坡坡率对提高边坡稳定性更显著。 相似文献
942.
以某公路土质边坡维护工程作为案例,阐述了SNS柔性防护网的分类及工作原理,从设计方面、施工方面、经济性和环保性等4个方面分别和其他边坡防护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与传统的浆砌片石、锚杆加固、挡土墙等刚性防护措施比较,SNS柔性防护系统不但拥有传统防护技术的预防治理作用,而且可以预防治理坡面常见地质灾害。SNS柔性防护系统秉承“以柔制刚”的理念达到“事倍功半”效益,是一种施工便捷、资金投入相对少,对已有公路以及周边建筑物扰动相对小,对危险落石落土有阻拦作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43.
944.
以蓝山湘江源至高塘坪公路段为工程背景,根据构建的格宾及土体格栅的路基边坡主动和被动破坏模式,运用极限分析原理获得了路基边坡挡土墙发生主、被动破坏时土压力的上限解。并以此为基础,揭示了土体强度参数、格栅加固方式等因素对边坡稳定性和主、被动土压力的影响规律。最后,借助数值分析软件对该路段的边坡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可为工程路基边坡施工和支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45.
杂填土边坡在堆积之后不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很容易产生地质灾害。预应力锚索作为一种新型的边坡支护手段,在边坡加固边坡取的较好效果。以预应力锚索的锚固倾角为控制对象,借助二维有限元软件,对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的杂填土边坡稳定性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地下水位埋藏较深、高地下水位、降雨入渗以及地震情况四种工况下,伴随着锚固倾角的增大,边坡安全系数先是增大,然后开始减小。综合分析考虑多种工况下的计算结果,当预应力锚索锚固倾角在26°左右时,加固后的边坡安全系数相对较大,加固效果相对较好,为后期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46.
抗滑桩作为一种穿过潜在滑动体的水平受力桩,主动支挡滑体推力,适用于中厚层、深层滑坡和对变形有限制要求的边坡,是目前存在重要建(构)筑物边坡的一种主要防护措施。根据某工程电塔高边坡典型地质断面,计算对比分析了边坡处理前后的变形和稳定性,对抗滑桩处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47.
948.
运用离散元软件3DEC,通过研究结构面在地震波作用下,其产状、起始位置、刚度以及密度与岩体边坡PGA放大系数峰值变化关系,揭示岩体边坡中的结构面对地震动力响应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结构面倾角增大,岩体边坡的动力稳定性变差;结构面起始位置越高,岩体边坡的地震动力响应则越强,反之则越弱;结构面刚度能影响地震波的能量分配关系,但不能改变其传播路径;结构面发育越密集,岩体边坡地震动力响应越强烈,动力稳定性也就越差。 相似文献
949.
950.
为获取规律良好的二次凸形振动击实曲线,减少对击实曲线的补点试验,依托国道110呼和浩特至毕克齐段一级公路的两个路面合同段,采用振动击实仪对水泥稳定碎石进行室内振动击实试验,探讨预定的含水率间距对不同水泥剂量下振动击实曲线的影响,并与重型击实曲线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预设的振动击实含水率间距与水泥剂量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将直接影响振动击实曲线成形的好坏。当预定的含水率间距为1%时,高水泥剂量(>5%)下的振动击实曲线随含水率增加而逐渐呈现试验点“聚积”现象,而低水泥剂量(≤5%)条件下仍能形成规律良好的振动击实曲线。反之,预定较小的含水率间距(0.5%)时,在合理的水泥剂量条件下,振动击实曲线呈现出规律更良好的二次凸形曲线特征,从而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得水泥稳定碎石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通过与重型击实试验的比较,验证振动击实下的水泥稳定碎石的干密度对含水率敏感性更高,并提出水泥稳定碎石室内振动击实曲线绘制的优化方法。该项研究不仅能快速准确地为振动压实下的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提供控制指标,而且填补了室内振动击实曲线绘制经验的空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