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311篇
综合类   183篇
水路运输   101篇
铁路运输   130篇
综合运输   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近海中模块化浮码头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用于军用和民用的新型近海结构。模块化保证了此种结构运输和海上快速连接的方便。本文讨论了浮式码头不同模块的组成方案及其运动特征,为浮式码头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32.
2.3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是发展集装箱一体化运输的根本途径 在集装箱运输市场日趋繁荣、经营主体多元化的发展形势下,政府部门对市场的管理,重点在于抓好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服务质量、保障运输安全等大事。为此,需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培育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运作高效并与国际接轨的市场环境,这是集装箱一体化运输得以规范运作并快速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33.
中国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逻辑与物理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铁路智能运输系统服务框架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作为逻辑框架主要描述方法的分层数据流图法,并详细介绍了运用分层数据流图法构建逻辑框架的过程和结果.在此基础上,以先进的紧急救援与行车安全系统为例,介绍了中国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物理框架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634.
《水道港口》2007,28(4):249-249
本刊从2007年7月5日召开的全国水运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一五”期间我国沿海港口将新增吞吐能力80%以上,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建设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相互协作、竞争有序的环渤海、长三角、东南沿海、珠三角和西南沿海5个港口群,形成煤炭、石油、铁矿石、集装箱等8个运输系统的布局。主要港口进出港航道基本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635.
《世界海运》2008,31(5):73-73
作为中国最大输煤港口群的河北秦皇岛港、黄骅港、唐山港,将打破“一煤独大”格局,将在未来10年内建立起煤炭、原油、铁矿石、液体化工品、粮食、集装箱等六大货种运输系统。  相似文献   
636.
本文用系统论的思想,深入分析了道路运输系统的内在联系,从系统规模,系统效益,系统适应性方面提出了道路运输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简介了利用层次分析和集值统计进行量化处理和形成指标权重的方法。  相似文献   
637.
10月27~30日,2008亚洲国际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展览会和2008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届时,近1,600家参展商将在逾8万m^2的展出面积上,全方位展示动力传动和物流领域最新产品和尖端技术。两大展会预计吸引全球5万多名专业观众前来参观并洽谈业务。  相似文献   
638.
《时代汽车》2008,(12):85-85
全球领先的车用电子设备及运输系统供应商德尔福在11月7日由跨国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研究专家委员会、中国企业报社、中国企业联合会跨国经营研究所联合向全球发布的“2008跨国公司中国贡献榜”评选中获得“跨国公司中国贡献特别大奖”。  相似文献   
639.
《交通标准化》2008,(8):227-227
交通运输部根据工作计划开展的智能运输系列标准宣贯活动将于7月底在新疆举行。此次标准宣贯将针对((GB/T20839—2007智能交通系统通用术语》等7项已经颁布实施的智能运输系统基础类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640.
城市大直径泥水盾构施工辅助设备配备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张学军 《隧道建设》2008,28(3):378-381
根据北京铁路地下直径线大直径泥水盾构要求,结合以往施工经验,介绍北京铁路直径线盾构施工辅助设备(泥浆循环系统、泥水处理系统、运输系统、砂浆拌制系统、通风系统及冷却循环系统)选型的依据,分析影响选型的因素,介绍选型过程(包括参数选择)及设备配置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