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4篇
  免费   528篇
公路运输   2697篇
综合类   1397篇
水路运输   667篇
铁路运输   977篇
综合运输   224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285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353篇
  2010年   359篇
  2009年   381篇
  2008年   356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323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248篇
  2003年   236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51.
结合青藏铁路西格段增建二线工程碎石桩复合地基工程实例,通过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和桩间土承载力计算分析,研究了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随软土固结时间提高的特性,得到了动力触探曲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理论分析了地基处理后瞬时桩间土承载力与处理前地基承载力的关系,得到了时间对桩间土承载力影响的规律,给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处理效果提供评价依据,为碎石桩复合地基上层的路基施工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52.
研究目的:桩板墙是一种常见的铁路边坡防护工程,桩间板在施工前需要先开挖桩前土。因此为保障桩间土的稳定性,桩间常常逆作法施工锚杆,但由于该支护方法的机理尚不明确,尤其是当悬臂高度较大时桩间土极易发生垮塌,给后期施工带来安全隐患,并增加桩板墙背侧土方回填的费用。因此,论文重点围绕桩间土拱效应与锚杆加固的机理进行研究,以期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帮助。研究结论:(1)通过在桩间施工一定数量的锚杆,可有效降低桩间土发生局部垮塌的风险,使得锚杆能够紧密地连接桩间欠稳定土体、土拱压密土体及后方的稳定土体,土拱拱圈附近的密实土体发挥了锚杆锚固段的作用;(2)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受桩间土拱效应分布的几何形态的影响,锚杆布置宜在相邻两根悬臂桩跨中位置适当加密,采取该类布置方式相比均匀布置能够起到更好的加固效果;(3)桩间锚杆的设计钻进深度可以采用上部较短,中下部适当加长的方案进行设计,且锚杆设计钻进深度不应超过1.5倍桩间净距。若中下部桩间土体较密实,可以考虑适当减小锚杆的钻进深度;(4)采用锚杆加固桩间土大多是应用于临时防护,为了进一步提高桩桩间土的稳定性,降低道路运营期间因桩间土局部滑塌或掉块带来的风险,或出于美化道路周边环境等因素考虑。  相似文献   
53.
针对京九线路基工程出现的病害问题,对路基粉土物理化学成分、击实性、渗透性及增湿变形规律等工程性质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路基病害产生的主要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固路基,恢复路堤标准横断面,采用高分子聚合筑路剂封闭基床表层等处理方法。实践证明,该套综合整治方法对于粉土路基的病害整治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4.
戈壁粗粒土填料填筑铁路路基压实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兰新铁路第二双线4个具有代表性的路基试验段,进行戈壁粗粒土填筑路基的压实质量评价指标研究。研究表明:粗粒土填料填筑路基的孔隙率偏小,但现有规范规定的孔隙率标准偏大,起不到控制路基密实度的作用,因此提出用填料的细颗粒室内击实试验得到的孔隙率换算整体孔隙率的方法控制粗粒土填筑路基的密实度;K30能较好地反映填料的塑性变形,且对压实质量敏感,比Ev2更适合作为路基压实质量的评价指标;Ev2/Ev1控制路基压实质量的实质是Ev1在起作用;规范不应用统一的Ev2/Ev1标准,而应根据填料的粗颗粒含量制定相应的Ev2/Ev1标准,填料的粗颗粒含量越多,填筑的路基的弹性变形量越小,Ev2/Ev1的规范标准应越大;Ev1的测试深度比K30大,且塑性变形在总变形中的比例也大,因此可以考虑将Ev1设定为路基压实质量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5.
矩形土压平衡式顶管在广州地铁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广州地铁6号线东湖站矩形土压式顶管法应用实例,介绍矩形土压平衡式顶管机构造特点、工艺原理、关键工序、控制要点、施工测量及监测等,并就顶管施工应注意的问题及预防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6.
《公路》2021,66(6):25-31
合理确定水平土层间剪切作用是计算任意位移模式下挡墙土压力的关键,相关计算理论在考虑剪应力时缺乏一定的理论依据和试验支撑。针对组合位移模式下的刚性挡土墙,首先基于考虑位移效应的Mohr应力圆,得到由土拱效应导致主应力偏转所产生的剪应力;在此基础上,由直剪试验比拟土层错动作用,建立了剪切系数与位移模式参数n的幂函数关系式。将其应用于改进的水平层分析法,得到了组合位移模式下刚性挡土墙非极限主动土压力的求解方法。某些单一位移模式下挡墙土压力理论解为本文的特解,说明本文理论推导的可靠性。参数研究表明:RTT模式下,非极限主动土压力呈凸曲线分布,峰值位置随n的增大而上移,且高于已有理论解;RBT模式下,非极限主动土压力呈凹曲线分布,其曲率大于已有理论解;随着n的增大,合力作用点位置会降低,降低幅度与墙顶位移呈正相关;合力作用点位置随墙土摩擦角与内摩擦角比值的增大而增大,当墙土摩擦角大于0.7倍内摩擦角时,增长幅度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57.
《公路》2021,66(8):1-6
将泡沫轻质土材料运用在高填方路段,作为减小路基土荷载、减小不均匀沉降和消除桥头跳车等问题的新型技术手段,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但是在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泡沫轻质土路基的稳定性验算方法仍不够成熟。以云南某高速公路典型工程为例,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泡沫轻质土路基修建技术方案,在路基修建前后路基边坡的应力应变特征差异、路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以及泡沫轻质土路基稳定性3个方面进行研究,论证了方案的技术可行性。该文的研究方法对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泡沫轻质土路基技术方案研究和论证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8.
随着目前城市建筑物容量的增大,对作为其主要承载构件的桩基础的承载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桩-土相互作用问题是桩基水平承载性能研究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该问题的研究对于完善桩基础设计理论和指导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基于Vesic圆孔扩张理论,分析水平荷载作用下桩侧土体的实际受力状态,根据桩身产生水平位移后桩周土应力为近似椭圆形非均匀分布的特点,综合考虑纵向应力变化、桩基整体转动和桩-土摩擦效应对桩侧土抗力的影响,建立二维平面状态下的桩-土相互作用的力学模型,以此推导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桩侧土抗力计算公式,得到基于应力增量的p-y曲线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计算验证该方法的适用性,最后针对桩-土参数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对比所提方法的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的结果可知:将该理论方法应用于水平荷载作用下桩侧土体力学效应的计算时,计算结果和现场实测数据较吻合,尤其在桩基受荷产生较大水平位移时,两者表现出了较好的一致性。通过对桩-土参数等影响因素的计算分析,讨论了桩径、土体内摩擦角和土体变形模量等桩-土参数对桩周土体应力结果的影响,得到了桩周不同位置处土体径向应力和切向应力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9.
以浦东机场T3航站楼为例,介绍了浦东机场T3航站楼基坑开挖前,在水冲试验区对运土管线前端的出土方式,以及运土管线末端围区的泥浆分离技术进行的研究.首先计算了浦东机场深基坑开挖的总出土量,排布了对应的工期.其次对比了车辆运土、传送带运土和水冲管线3种运土方式,并研究了传统机械开挖和水冲开挖的各种组合.最后介绍了末端泥库的制作方法,探讨了泥浆分离技术和沉淀造土技术.  相似文献   
60.
针对云南某膨胀土斜坡地基上路堤滑坡,从地形地貌、裂缝分布、人为因素等方面分析了成因.结合补充勘察、深层观测确定主滑动面位置,通过室内试验和稳定性反算确定滑带强度参数.在计算下滑力的基础上,结合路堤填料情况、施工条件、滑坡体状况确定了卸载+抗滑桩分级支挡+路基加筋+排水梳理坡面防护的综合处置方案,并取得了良好的处置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