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0篇
  免费   366篇
公路运输   2294篇
综合类   1203篇
水路运输   1491篇
铁路运输   2314篇
综合运输   354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364篇
  2022年   294篇
  2021年   317篇
  2020年   244篇
  2019年   263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233篇
  2014年   396篇
  2013年   368篇
  2012年   421篇
  2011年   427篇
  2010年   430篇
  2009年   378篇
  2008年   439篇
  2007年   387篇
  2006年   320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260篇
  2003年   239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由于受测试手段的限制,柴油机缸内过程和供油装置的故障诊断一直未能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一种专门用于中低速柴油机性能故障诊断的设备。  相似文献   
212.
温令平 《水运工程》2001,(9):9-13,17
在以往悬浮泥沙遥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生产的需要,试验研究出效果好、精度高的悬浮泥沙遥感定量模式,并用此分析珠江口伶仃洋海区的泥沙场及其对航道开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13.
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CRD法施工工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良村隧道CRD法施工为工程背景,布设了变形监测点及内力测试元件,分析了CRD法施工隧道围岩变形情况及结构内力特征,并对CRD法施工隧道在不同开挖顺序下的开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比较了不同开挖顺序时的围岩位移、应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CRD法对各分部施工工序影响较大,且各分部对拱顶下沉的影响程度从大至小依次为1部、2部、3部和4部;隧道内侧围岩压力大于外侧,钢支撑内力均为压应力,且拱腰位置轴力大于其它部位。比较隧道开挖变形的差异以及结构的受力特点,结合数值分析结果,得出了山体外侧先开挖方案无论在围岩变形还是隧道结构受力方面相比于山体外侧后开挖都较小,安全系数相对较高。因此,合理的施工工序应该是先进行山体外侧开挖并施作初期支护,然后再在山体内侧开挖施工。  相似文献   
214.
通过桥梁健康监测项目实现了对应变、挠度、振动、温度和动态轴重等方面实时在线监测,并实现对原始数据的处理和显示,以保证大桥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215.
气象预警技术在公路地质灾害智能预警系统中具有主要的作用。文章系统阐述了公路地质灾害智能预警系统的原理,并对其气象预警技术进行了探讨,以期推动公路智能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216.
郑佳春 《航海技术》2007,17(5):38-40
介绍应用GPS及现代无线通信技术设计的海上航标监控系统的组成。着重论述利用GPS进行浮标位置监测、撞击判断的原理,并根据实际测量的数据和航标装设规范,推导了相应的算法,给出了判断准则,研究了利用DGPS改善定位精度的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217.
在我国铁路货车重载提速的背景下,采用电空制动、智能电子监测及运行安全在线监测的需求日益突显.但是受我国铁路货车运用维护体制制约,既有车辆均未安装供电装置,致使电子设备无法应用.因此提出一种安装于车轴端部的轴端发电机技术解决方案,但由于车轴端部冲击振动大、发电机体积限定要求高、发电机轻量化要求高、外部环境恶劣、温升要求苛...  相似文献   
218.
219.
程林 《港工技术》2022,(5):77-81
以天津滨海新区某地道软土地基基坑工程为例,阐述施工现场实时监测围护结构变形和支撑系应力状况,采用有限元软件Plaxis对基坑开挖进行数值模拟结构受力变形,对围护结构和支撑系的稳定性进行相关性分析,为类似工程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20.
文章通过采用不同浓度的反应剂来模拟重型国六柴油车正常状态、临界超标及SCR性能失效状态下的实际道路NOx排放,从而研究远程排放管理平台对超标车型识别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NOx临界超标与SCR完全失效状态下,远程排放管理平台采集的国六整车实际道路NOx排放与PEMS设备结果基本一致,而正常状态下,尿素过量喷射导致的NH3泄露会对车载NOx传感器精度造成影响,进而导致远程排放管理平台采集的国六整车NOx排放与PEMS设备存在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