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125篇
综合类   116篇
水路运输   96篇
铁路运输   43篇
综合运输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针对澳门某深基坑支护,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深基坑不对称开挖数值模型,模拟基坑开挖过程,分析基坑局部挖深对支护结构应力应变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深基坑局部挖深对基坑整体稳定影响较大,可影响内撑系统轴力分布,但对支护桩最大弯矩影响较小。研究可对深基坑局部挖深工况下支护结构的选型设计,基坑坑中坑支护安全性、实用经济性的平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3.
我国目前已建成的高速公路70%以上都是沥青路面,客观上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期一般为15年,但是根据调查报告显示,一些高速公路在通车仅2~3年时间,其路面就已开始大面积破坏,沥青路面破坏特征主要表现为裂缝、车辙、松散、坑槽,局部裂缝等多种形态,造成这种破坏特征的原因也有很多种。重点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破坏特征及形为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沥面路面的预防养护问题提出思考建议和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34.
系统研究了强腐后Q345钢表面形貌和腐蚀时间对其力学性能退化的影响;采用浓度36%工业盐酸在室温环境下快速腐蚀的方法,设计了腐蚀时间分别为0、1、2、4、8、12、24、48、72 h的9组钢试件;采用三维非接触激光扫描仪和扫描电镜扫描腐蚀钢,测量了最大蚀坑宽度、高度和腐蚀试件厚度,计算了最大蚀坑影响系数;开展了拉伸试验,结合扫描形貌与微观组织形态解释了强腐后Q345钢的力学性能退化机理;建立了浓度36%工业盐酸在室温环境强腐后Q345钢的腐蚀动力学曲线和本构关系模型,揭示了强腐后Q345钢的力学性能退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Q345钢的腐蚀动力学曲线展示了腐蚀率的变化规律;腐蚀时间在1 h以内,最大蚀坑影响系数增大最为明显,钢的名义屈服强度、名义抗拉强度、名义弹性模量和伸长率退化较大,分别达到未腐蚀钢的3.00%、0.69%、1.99%和4.88%;当腐蚀时间超过12 h,最大蚀坑影响系数增加缓慢,钢的名义屈服强度、名义抗拉强度、名义弹性模量和伸长率退化较为缓慢,分别达到未腐蚀钢的7.58%、4.02%、10.27%和26.64%;随着最大蚀坑影响系数和腐蚀时间的增加,屈强比变化较小;在腐蚀试件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曲线中,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钢材的屈服平台逐渐缩短甚至消失,钢材由延性破坏转变为脆性破坏。   相似文献   
35.
西江航道桂平航运枢纽—长洲水利枢纽之间存在约34 km的水位未衔接段,而大藤峡水利枢纽建设选取的江口料场位于长洲枢纽库区回水末端和上游附近滩段。为研究库尾段采砂工程对上游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须同步考虑上游来水和下游库区回水的变化,建立桂平三江口上游黔江河段16 km和桂平枢纽—长洲枢纽约156 km的长河段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分析采砂工程对航道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砂工程实施后上游桂平航运枢纽引航道水位降落0.09 m,布岭沙弯道凸岸侧边滩挖除引起主流一定左偏。整体上,除设计流量外,库尾段采砂工程对航道水流条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6.
坑槽是沥青路面局部破损中最常出现的一种。依据沥青路面坑槽的养护维修特性,并对国内外现有的坑槽修补材料和修补工艺的对比分析,确定出更为恰当、合理的修补材料和修补工艺。  相似文献   
37.
介绍了黑龙江省常用的桥面连续构造形式,对黑龙江省桥面连续病害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的简支桥面连续桥梁,约26.7%出现病害,病害主要表现为裂缝和坑槽两种形式。对桥面连续出现病害的原因,从设计、施工及结构受力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8.
路面裂缝和坑槽产生的原因与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启聚 《国外公路》1999,19(1):16-18
该文介绍了路面裂缝产生的机理,并指出了水是产生路面坑槽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应用三种不同类型的填缝料密封路裂缝与接缝,防止路面坑槽产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39.
王滔  王民  彭祝涛  肖丽 《隧道建设》2020,40(Z1):429-435
为解决我国沉管隧道沥青路面实践经验缺乏等问题,以文献查阅、交流问询、实地观察和现场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韩国釜山海底隧道等国内外12座沉管隧道沥青路面服役现状进行调研,对病害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沉管隧道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并不突出,路面最低温度比区域自然环境最低气温高约6 ℃,最高温度与区域自然环境最高气温相当,服役温度通常不超过40 ℃; 2)裂缝是沉管隧道沥青路面最为典型的病害之一,沉管隧道管节和节段接缝处是沥青路面受力的薄弱环节,易开裂破损; 3)存在路面平整度较差、抗滑性能衰减突出、隧道口易形成坑槽病害等问题; 4)对于新建沉管隧道,宜根据隧道结构条件、环境条件和交通条件进行力学分析,对节段和管节接缝处沥青路面进行细部设计; 5)对于沉管隧道上面层沥青混合料,宜采用较大公称粒径的SMA以及耐磨性能更优的集料; 6)对于隧道口上面层沥青混合料,应具有良好的抗水侵害能力。  相似文献   
40.
杨淳 《珠江水运》2006,(6):21-22
砂作为一种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被广泛用于各种建筑工程。随着城乡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砂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大部份建筑用砂存在于江河之中,须到河流中采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在通航河道内取土、开采砂金、堆放材料,必须报河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