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4篇
  免费   80篇
公路运输   2847篇
综合类   1646篇
水路运输   388篇
铁路运输   935篇
综合运输   15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249篇
  2011年   317篇
  2010年   371篇
  2009年   376篇
  2008年   358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302篇
  2005年   291篇
  2004年   269篇
  2003年   254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235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鉴于西南某钢管砼拱桥存在较严重的安全隐患而拆除,对该桥的拱圈核心砼进行取样、试验研究,分析其强度分布规律.根据试验资料,讨论钢管砼拱桥应用现有的钢管砼构件理论进行计算时,其计算公式的修正.  相似文献   
972.
运用ANSYS进行钢筋砼刚架拱桥的非线性分析,探讨了单元特性以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完成非线性分析.分析过程中综合考虑了结构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最后,探讨了不同荷载分布方式对结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3.
重庆渝湘复线双堡特大桥主桥为2×405 m连续上承式钢管混凝土变截面桁架拱桥,矢跨比1/4.75,悬链线拱轴线,拱轴系数1.55。主拱圈由两幅拱肋和风撑组成。拱肋采用四肢格构式结构,单幅拱肋宽7.5 m,两幅拱肋横向中心距17.5 m。拱肋弦管采用Q390D钢,直径1 400 mm,内灌C70自密实混凝土。风撑采用米字撑。拱上立柱采用双肢排架式空心矩形截面钢箱结构,桥面系采用连续钢-混组合梁,单跨27 m。中央拱座基础采用“浅挖拱座+桩基础”的构造形式,以适应岩溶发育区地质条件及降低连拱效应。拱肋采用900 m超长缆索吊装配合自平衡斜拉扣挂系统大节段吊装,桥面系采用地面组拼并张拉预应力、整体吊装的装配式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974.
本文针对新规范在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中引入"纵向受拉钢筋极限拉应变取值为0.01"的限制条件提出具体建议,对新规范给出的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实用简化公式的适用条件进行了补充,提出了以受拉钢筋极限拉应变控制设计时承载能力实用计算方法及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975.
随着建筑功能的日益复杂,仅考虑建筑结构本身的安全并不能保证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对于服役期间的重要建筑,结构在抵御灾害和灾后功能快速恢复的能力上应有更高的要求。为了有效提高相应建筑在地震作用中基本使用功能的完备和实现震后功能的快速恢复,基于建筑抗震韧性要求,提出一种增设可更换冗余柱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并设计了一栋典型的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冗余柱柱端设计成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成铰,即柱端钢筋变形达到设计值时,柱端连接失效,使得柱端部形成铰。采用OpenSees软件建立合适的本构模型,输入3条天然地震波,对普通和增设冗余柱的框架结构的抗震韧性进行对比研究。根据计算结果表明,设防烈度下,冗余柱分担了内力最大框架柱10%~23%的轴压比,使其轴力和剪力得到1%~23%的降低,达成“中震不坏”的目标;罕遇烈度下,通过控制冗余柱成铰的时刻,达成关键柱“大震可修”的目标;大震后,在冗余柱所在位置的两侧施加支撑,可快速更换已损坏的柱构件,实现结构的快速可恢复性。综上所述,增设冗余柱提高了结构抗震韧性,若将研究的成果用于高烈度区生命线工程,可以有效提高对应建筑结构的抗震韧性。该研究为建设...  相似文献   
976.
双阳跨石溪河桥为(26+50+26)m异形交叉拱桥,拱肋采用异形交叉双钢拱肋,主梁采用单箱双室等截面钢箱梁,设计新颖,美学效果显著。介绍了该异形交叉拱桥的总体设计,进行了整体静力计算、整体稳定性计算、整体动力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结构设计合理,可为同类型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7.
曹振  杨锋  张宁 《隧道建设》2015,35(12):1264-1270
黄土地区地铁盾构施工安全防控技术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位于黄土地区的西安地铁盾构工程具有地表条件复杂、穿越文物和建(构)筑物多等特点。以西安地铁二号线安远门-北大街区间盾构隧道施工下穿护城河拱桥工程为背景,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预测了盾构下穿护城河拱桥施工引起的拱桥变形,计算结果表明,在施工前必须对拱桥及下方地层进行加固,才能确保施工过程拱桥安全稳定。提出在拱桥区域内堆载沙袋、在拱桥基础背后进行袖阀管注浆的加固措施,现场实测表明,拱桥变形在允许范围之内,提出的施工安全防控技术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978.
粘贴加固所需要的材料用量有一个限值,超过这个限值其粘贴加固所用的材料并不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在2004年发表的有关文献中,通过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粘贴加固时加固材料的最大用量进行了理论研究,推导了相应公式,给出了有关图表.现通过对4根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和2根对比梁的破坏试验,验证了有关文献中提出的加固材料最大利用量的计算公式的正确性.并且在试验基础上,对于加固试件的承载力和有效的加固方案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979.
韩江北桥主桥动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以韩江北桥主桥主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初步设计方案为对象,采用ANSYS有限元程序,考虑边跨对主跨的弹性约束作用,建立了该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主跨的整体动力计算有限元模型,分3种工况(实桥模型;在实桥模型的拱肋间增设横向风撑;将实桥模型的端横梁的顶板、底板和腹板厚度增大1倍)计算了桥梁的振动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实桥模型的拱肋面外刚度较小,在桥梁振动中首先出现拱肋的面外振动,且桥梁前10阶振型中有6阶为拱肋的面外振动;桥梁拱肋面外自振基频明显小于桥梁整体竖向自振基频,说明桥梁拱肋面外刚度与全桥竖向刚度相差较大;桥面系面外刚度相对较弱,桥梁前10阶振型中出现了扭转振动形式.增设横向风撑后,拱肋面外刚度明显增大,对该桥梁动力特性的影响较为明显;增大端横梁截面尺寸对该桥梁动力特性影响不大.计算结果为该桥梁的设计修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80.
对西藏尼木大桥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为确保大桥结构的安全及耐久,采取了一系列加固措施,所采用的增设钢纤维钢筋混凝土、粘贴钢板的加固方案,施工方便、成本低、加固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