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4篇
  免费   181篇
公路运输   1949篇
综合类   921篇
水路运输   576篇
铁路运输   756篇
综合运输   143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264篇
  2009年   248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9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基于神经网络的车用汽油机过渡工况空燃比辨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HL495Q电喷汽油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空燃比辨识方法,比较了不同拓扑结构的神经网络对空燃比辨识精度的影响,得到了一种最优的空燃比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空燃比模型能高精度地逼近空燃比的实际动态过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2%。  相似文献   
132.
介绍了佛开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九江大桥桥型方案设计情况。并就经济性、美观性、创新性及施工方法等综合指标,对主桥、引桥桥型方案进行了论证、分析和比较。尤其是突破大跨径连续刚构桥主墩多采用双片薄壁墩的传统做法,提出160m跨单薄壁墩连续刚构方案,减小了墩身刚度,增大了矮墩桥梁做连续刚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3.
TLA改性沥青在我国使用较少,《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有关TLA的各项技术指标还是采用国外的经验,同时没有TLA改性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技术。佛山一环城市快速路大面积成功使用TLA改性沥青在我国尚属首例,文章通过在佛山一环使用TLA改性沥青的实践和研究,提出TLA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和关健点,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4.
贺月年  李殿勤 《公路》2007,(5):30-35
对于复合地基来说,地基承载力的确定至关重要,它是设计复合地基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采用了搅拌桩复合地基及管桩复合地基进行软基加固处理,通过在这两个加固区设置静土压力盒来掌握桩土压力的变化情况,进而分析复合地基承载力的传递性状,并推荐了合适的桩土应力比数值。这不论是对复合地基承载力传递性状的分析研究,还是对工程实践,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5.
在进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设计时,桥梁为了服从地形路线的需要,在桥型布置上不可避免会出现边中跨比不协调的情况。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实施,对以后的连续刚构桥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6.
本文运用啮合原理分析方法给出了变速比转向器齿条齿扇传动的啮合线方程、齿扇的齿廓方程,导出了锥形齿扇被切削时小端不根切、大端不尖的变位系数和齿扇几何尺寸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7.
从齿轮原理,相对运动和滞后现象等机理出发,阐述了非线性变速比转向器偏心齿扇副的运动规律,推导出主要几何参数之间的数学模型,从影响速比和啮合间隙变化的因素入手,通过对几种传动方案的分析,给出了合理可行的齿扇副传动方案。  相似文献   
138.
铁路桥梁横向刚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铁路桥梁横向刚度的内蕴,提出了适用于列车过桥的舒适度表达式,建议以水平挠跨比作为横向刚度的评价尺度。在此基础上,考虑加速度的概率分布,得出了确定允许挠跨比的理论方法,并通过算例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39.
防眩目车内后视镜反射比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尾随车的灯光通过车内后视镜对汽车驾驶员的眩目现象,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隐患之一。防眩目后视镜的研制,是当今汽车安全性研究的一项课题。本文介绍了有关人体试验的结果,确定出车内后视镜在非防眩状态下的最小反射比限度,以保证驾驶员观察车后景物的后视性;确定出车内后视镜防眩状态的最大反射比限度,以保证驾驶员不致眩目、不致影响观察前方景物。还确定出后视镜两种工作状态变换时间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140.
详细介绍了湖北省道路水泥混凝土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抗折强度、压折比、磨耗、冻融循环及热应力抵抗系数等指标,可以明显反映出道路水泥混凝土的优势,证明用这种材料铺筑的路面能够满足高等级,重交通公路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