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8篇
  免费   58篇
公路运输   172篇
综合类   69篇
水路运输   550篇
铁路运输   34篇
综合运输   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51.
杭州湾跨海大桥钢板桩围堰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杭州湾跨海大桥复杂的地质、水文条件,介绍了承台钢板桩围堰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施工实践表明,此方案合理可行且对今后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2.
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航道桥钢箱梁安装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航道桥为五跨连续半飘浮体系钢箱梁斜拉桥,介绍北航道桥钢箱梁安装工艺.钢箱梁的工地连接采用栓焊连接,顶板U肋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斜拉索采用无应力长度及钢箱梁焊接时的顶、底板缝宽来控制钢箱梁的线形及应力,避免了多次张拉、调索的方案,简化施工,缩短了工期.  相似文献   
153.
工程简介 上海长江隧桥B7标工程浅滩区承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和钢筋混凝土承台。承台位于长江口大堤外浅滩区上.泥面标高为+3.0.平均低潮位为+0.860.平均高潮位为+3.330.如图1所示。承台结构尺寸为13.3m×8.4m×2.4m.承台底面距地表1.5~2m,土层为淤泥质土。施工期为9~10月份.长江口流域处于洪期.平均潮位在+2.1左右。  相似文献   
154.
崇明岛地处长江口,地势平坦填筑高速公路路基所需的土源匮乏,长江口地区细砂来源丰富,若能结合航道疏浚产生的细砂作为路基填料则为生态岛的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该文阐述了长江口细砂特定的物理力学特性,并且针对其区别于其他路基填料的特性提出设计要点,为土方匮乏区域路基填料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5.
介绍杭州湾跨海大桥养护管理系统研发基础及技术路线、12个子系统的功能设计,突出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展示系统应用的效果.该系统实用性强,为其他特大桥的养护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6.
姜宁林 《水运工程》2013,(8):131-135
利用长江口澄通河段多年实测水深、流量等资料,建立反映澄通河段典型断面面积随含沙量和落潮流量变化的河相关系。依据所建立的各典型断面的河相关系式,分别探讨在含沙量变化和落潮流量变化下,典型断面面积的变化情况。分析可知,当含沙量从0.312 kg/m3减少到0.043 kg/m3时,各典型断面的面积普遍增加超过55%,而当落潮流量从10000 m3/s增加到100000 m3/s时,典型断面面积增加了约7.7倍。这表明在落潮流量不变的前提下,含沙量的减少会导致澄通河段各典型断面面积较大幅度地增大,而在含沙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落潮流量的增加,断面面积的增加也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7.
潮汐河口受径流和潮流共同作用.径潮流动力的不同及其复杂的时空变化导致河口的不同区段水沙特性等也明显不同.在河口治理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特征.河口治理研究应采用数模、物模多种手段综合研究的方法,因数模和物模技术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研究方法及具体评价指标应根据研究区段的水沙特性和研究目的合理选用.以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实践为例,介绍数物模综合研究技术的应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158.
唐晓峰 《水运工程》2013,(4):187-191
新浏河沙护滩及南沙头通道潜堤工程是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不利河势变化影响,其整治建筑物局部余排外侧冲刷持续发展,影响了结构的安全稳定.为确保治理效果而实施了本次防护工程.在总结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现场水流条件分析及典型施工,在船机设备、软体排加工及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优化改进,首次在长江口水深30m以上的深水区成功实施了砂袋抛填及软体排铺设,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9.
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已进入稳定运行、全面发挥效益的新阶段,长江口还存在北港、南槽等丰富航道资源, 尚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结合长江口航道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明确指出未来一段时间长江口航道的开发重点是北 港航道。通过总结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实践经验,探讨新形势下长江口航道治理的总体原则,并根据北港水道沿程河 型特点、河势演变特征及碍航性质的不同,分别对北港上、中、下3个区段提出相应的治理思路及原则。  相似文献   
160.
<正>《交通节能与环保》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主管,由交通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和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科技期刊。本刊以报道我国交通领域节能减排的新技术和科技创新成果为宗旨,依托交通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和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凝聚交通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