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16篇
公路运输   104篇
综合类   51篇
水路运输   31篇
铁路运输   169篇
综合运输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81.
邓小华  宋神友  曹正卯  张琦 《隧道建设》2020,40(8):1176-1184
为解决超大断面海底沉管隧道火灾排烟及防灾救援难题,依托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工程,在传统全侧壁排烟方式不能满足火灾排烟的情况下,提出利用顶部横向排烟联络道结合侧壁排烟孔的新型排烟体系,解决超长、超宽沉管隧道火灾排烟难题。与传统全侧壁排烟方式相比较,新型排烟系统可充分利用烟气流动特点,排烟效率明显升高,可用疏散时间得到较大幅度增加,进一步提升了超大断面海底沉管隧道防火安全性。针对水下枢纽互通结构形式及通风流场特点,提出水下枢纽互通区的排烟和疏散方案。入口合流匝道段采用纵向通风+吊顶排烟道方案,并在分岔及合流位置重点排烟或设置竖井排烟,可有效控制火灾烟气。在设置防灾设施的条件下,结合周边路网交通特点、救援力量分布情况等,建立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防灾救援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82.
平武县大桥镇斩龙垭滑坡抗震减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为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确保生命和财产安全,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对四川平武县大桥镇斩龙垭滑坡的抗震减灾进行研究,为政府相关部门编制防震减灾规划提供有关基础资料,和采取抗震减灾措施提供依据.研究结论:受汶川"5·12"特大地震的影响,斩龙垭滑坡滑坡方量约118×104 m3,属于大型滑坡,滑坡形成的环境条件和滑坡加剧发展的外部诱发因素很多,且现今一直在滑动变形,直接威胁到平水公路的通行及民房农田的安全,一旦形成堰塞湖,将对上下游造成巨大损失.通过对滑坡诱发因素、形成的条件和造成的危害的论述,据此对滑坡防治效益进行了评估,如能及时对滑坡进行治理,将大大改善和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83.
介绍了国内外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的现状及发展,提出了我国铁路客运专线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分析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4.
日本是一个电气化铁路与地下铁道相当发达的国家,1975年(昭和50年)初国土交通省下达了《地下铁道的火灾对策基准》和《地下铁道火灾对策基准的处理细则》.制定了关于火灾对策基准详细的操作与说明。而火灾对策设备是按照日本国土交通省令、建筑基准法、消防法以及有关官厅的指导制备的设备。包括地下建筑物的不燃化、防灾管理室(防灾中心)、应急电源设备、避难引导设备、警报设备、通信联络设备、排烟设备、灭火设备,以及与防灾管理体制的整备义务相关联的设施。  相似文献   
185.
186.
187.
188.
雷电(Lightning)是一种大气自然现象,当这种自然现象对人类产生影响时,就会造成自然灾害.全球每刻大约在2000个地点产生雷暴,平均每天约发生800万次闪电,每次闪电在微秒级的瞬间释放出约55kw·h的能量.雷电对人类活动和自然资源等构成巨大的威胁,例如,森林火灾有50%以上因雷电引发;人们居住生活的建筑物屡遭雷击破坏;航空、电力、石化、电子信息等产业设施遭雷击而发生灾难性事故等,因此,提高防雷减灾意识、发展先进的防雷设备、设计实施雷电防护系统(Lighning Protection System)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9.
汶九高速公路汶川至叠溪段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极为复杂,且通过多条活动断裂带,特别是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地震次生灾害爆发频次剧增。总结映汶高速公路建设经验,提出汶九高速公路汶川至叠溪段在地震次生灾害情况下提高道路防灾避灾能力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0.
作为一个唐山人的后代,即便没有亲身经历过大地震的惨烈,也能从祖辈的口中得到诸多地震的残片。这些残片拼接在一起,便构成了一副泛黄的、伤痕累累的老照片。我问过身边同样是80后的朋友,对于"唐山大地震"这样的一个概念,有着哪些最为直接的感受?他们语言要素构成大多来自于各类媒体日久经年所反复提及的词汇,泛泛且略显空洞。我在想,是否只有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那一刻,生存在唐山那块土地上的人,才能准确的说出地震时最真实的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