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8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25篇
综合类   22篇
水路运输   945篇
铁路运输   1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可低空飞行、掠海攻击的反舰导弹是舰艇的最大威胁 ,俄罗斯的防空构想是要求舰空导弹应能在较远处拦截入侵的反舰导弹 ,而舰炮应能在离舰很近的地方摧毁反舰导弹。本文介绍了俄罗斯“卡什坦”舰载弹 /炮末端防空系统的构成、任务和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52.
在第二次世界穴战前尚没有防空导弹(SAM)一说。二战未期,为对付日本法西斯“神风”特攻队的疯狂攻击,美国海军启动了名为“野蜂”的新武器发展计划,研制了“黄铜骑士”(Talos)舰载远程防空导弹系统。尽管“黄铜骑士”防空导弹未能赶在战争结束前诞生,但“野蜂”计划却催生了包括“黄铜骑士”、“小猎犬”和“鞑靼人”等在内的一个庞大的舰空导弹家族。成为美国海军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装备发展项目之一。“黄铜骑士”及其子孙保护美国海军和西方其他国家战舰免遭空袭30年,而作为主角的“黄铜骑士”更是冷战时期美国海军的头号舰空导弹,部分型号还携带有核弹共。“黄铜骑士”们乘着导弹巡洋舰游弋在冷战的最前沿地带,时刻准备对前苏联战机实施远程拦截。  相似文献   
53.
介绍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在海上对空防御方面的研制新动向,披露了原有装备所存在的缺陷,以及新型设备的改进。  相似文献   
54.
本文分析了在近距离和鱼雷射程内实施导弹攻击的可能性,并对适宜采取这种攻击的目标及攻击时机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5.
海长矛武器系统是一种密封的超音速远程反潜导弹,由攻击潜艇的鱼雷发射管发射。漂浮式运载器上升到水面之后,前罩分离,火箭发动机点火,把导弹和有效载荷从运载器发射到目标坐标。本文重点介绍了海长矛运载器(一种重量轻、强度高的复合材料压力壳体)的系统设计和舰载应用状况。鉴定了性能、环境和接口要求,并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对照不同的发射方法、材料和结构几何形状所做的原理性研究,得出了选择复合材料制作运载器的结果。本文比较了每种原理的密封性、浮力、水下推进原理的优缺点,确定了施加在用于保护导弹的运载器上的预定冲击负载,并导出对运载器的要求。另外,本文还阐述了根据运输、操作、潜艇武器的装运以及鱼雷发射等对运载器提出的要求。运载器圆筒材料是一种层状的复合材料,压力容器夹层的表层由长纤维缠绕的石墨—环氧树脂组成,蜂窝状酚醛位于中间,由长纤维缠绕的凯夫拉尔保护层涂复在扁状蜂窝结构上。本文介绍了复合材料运载器用于舰上的可能性。最后还谈到了复合材料运载器在海军工程应用中的优点。海长矛项目已在93年取消,但其运载器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方案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6.
本文介绍了世界主要海军国家海上防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对一些防空系统进行了比较,涉及“宙斯盾”系统、主防空导弹系统、CEC(协同作战能力)、SSDS(舰艇自卫系统)、近程武器系统等。  相似文献   
57.
舰载红外搜索跟踪系统在探测掠海反舰导弹方面,可有效补充雷达之不足,近20年来发展较快,并将作为新兴设备装到舰船上,阐述了系统产生的背景、与雷达相比的优点及两者的关系,说明了与光电瞄准跟踪系统的不同点。着重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及工作方式,主要技术、技术特性及关键性技术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58.
火箭助飞鱼雷和降落伞系统空中弹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火箭助飞鱼雷和降落伞系统空中运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对空中弹道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9.
1986年3月23日上午11时30分,美国海军第六舰队“珊瑚海”号(CV-43)、“萨拉托加”号(CV-60)和“美国”号(CV-66)三个航母战斗群在距利比亚海岸334千米的地中海海域展开了代号为“和平自由航行与飞越”的海空联合军事演习。演习开始后,三支航母编队向利比亚宣布的位于北纬32度30分的“死亡线”高速侵入。至3月24日下午,在“死亡线”以内已有大批美军飞机和舰艇在活动。  相似文献   
6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军水面舰艇的发展发生了极大变化,曾经称霸大洋3个多世纪的战列舰被舰空母舰所取代,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导弹武器的出现不仅改变了现代海战的作战样式,对各型水面舰艇的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现代水面舰艇的作战能力。尤应指出的是,二战中处于从属地位的驱逐舰和护卫舰也从后台走向了前台,一艘排水量不到万吨的驱逐舰装备了先进的现代雷达电子设备以及防空、反舰、反潜等新式导弹武器后,综合作战能力就要比二战中拥有大口径舰炮和厚重装甲、排水量达数万吨的战列舰高出数倍,即使一些只有几千吨的护卫舰也具备了挑战大型舰艇的能力。同时,由于具备了多用途性,一艘驱逐舰或护卫舰可以同时担负多种不同的作战任务,不仅减少了舰队对各型不同功能舰只的保有量,提高海上编队的作战灵活性和机动性,还大幅减少了装备使用、维护的费用。由于驱护舰有良好的性价比,因此战后不仅中、小国家将发展多用途驱护舰作为首选,就是像美、苏那样的海军超强也同样发展了众多驱护舰作为大型舰艇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