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0篇
综合类   10篇
水路运输   518篇
铁路运输   1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S-300PMU2属于俄罗斯第三代远程防空导弹系统S-300P中技战术性能指标最高的防空导弹系统,并于1997年开始装备部队。S-300PMU2是一种多用途、多通道、机动式防空导弹系统,主要由一套83M6E2指挥控制系统和6个火力单元组成。指挥控制系统包括1个54K6E指挥所和1部64N6E2搜索雷达。  相似文献   
472.
东北亚地区地缘政治复杂,各主要国家之间存在复杂的历史恩怨、领土争端和海洋权益冲突,因此各国相当重视国防建设尤其是海军力量建设。进入21世纪,东亚地区兴起了一股建造装备大型相控阵雷达和远程区域防空导弹的防空驱逐舰浪潮。其中,日本建造了万吨级的“爱宕”级“宙斯盾”驱逐舰,而韩国则建造了KDX-3型“宙斯盾”驱逐舰。  相似文献   
473.
本文对编队舰空导弹作战的指挥控制和实施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力求为舰空导弹作战方法的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74.
475.
对作战通道进行分类,分析作战通道的基本组织形式,以某舰的6条通道为例,确定影响作战通道选择的几个因素,对各因素评价、分析。最后,采用专家评价法,建立评价指标集,确定各因素的权值向量,依据权值向量比较各通道的性能。对舰艇战时防空作战通道选择及平时作战通道建设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76.
3月18日,日本海上自卫队在石川岛播磨重工下属的石川岛联合船舶公司横滨工厂为日本第一艘可搭载直升机的航母型“目向”号驱逐舰举行交付仪式。据悉,该驱逐舰排水量1.395万吨,甲板可同时起降4架巡逻直升机,舰内还有大型机库,最多可停放11架直升机。  相似文献   
477.
据《参考消息》2003年4月28日援引《简氏防务周刊》报道,中目海军已经开始建造168号导弹驱逐舰,该舰计划加装俄制SA-N-7舰空导弹系统;报道还说,中国海军即将列装配备有相控阵雷达的170号“神盾”级导弹驱逐舰,除相控阵雷达之外,该舰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当数俄制垂直发射的SA-N-6舰空导弹系统。依此看来,中国未来的几艘新型驱逐舰的防空“卫士”将是俄制的SA-N-6和SA-N-7舰空导弹系统。  相似文献   
478.
南非是非洲地区的军事大国,也是该地区军事装备技术最先进的国家。由于南非经济比较发达、军工技术比较雄厚,所以能够通过自研和外购不断地为自己的军队提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武器装备。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南非在保持一支强大陆军力量的同时,将军队建设重心放在了海军和空军方面。虽然这两个军种的规模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装备质量却在明显提高,作战能力得到了极大增强。特别是南非海军,随着新型“骁勇”级防空护卫舰和209-1400型潜艇的先后入役,其对周边海洋的控制能力将得到质的提升。在南非海军的两种新“家当”中,作用最重要、最引人注目的则要教“骁勇”级护卫舰了。  相似文献   
479.
1975年11月8日晚,一艘隶属于苏联海军红旗波罗的海舰队的“警戒”号驱逐舰在未得到舰队司令部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启锚,离开拉脱维亚首都里加附近的达乌加维河湾驻泊地,向着波罗的海深处急驶而去,随后不久,部署在波罗的海地区的苏联海军护卫舰、驱逐舰、舰队航空兵以及空军的前线轰炸航空兵立即紧急出动,从空中和海上两个方向立体搜索、拦截和追猎这艘军舰……  相似文献   
4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