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0篇
综合类   10篇
水路运输   518篇
铁路运输   18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70年代“旅大”级驱逐舰服役之前,中国海军只有4艘“自豪”级和2艘二次大战时期的日本驱逐舰,这就是一个大国海军所有的重型水面舰艇力量。60年代初期,中国在江南造船厂开始建造6610型火炮护卫舰,该级舰也称为“江南”级护卫舰。这是中国首次尝试自行设计大型作战舰只,目的是为替代越来越不堪使用的老式水面战舭做准备。中国当时奉行的外交政策使其没有任何办法从国外获得装备以更新破败不堪的海军舰队。  相似文献   
72.
随着荷兰“七省”级护卫舰、英国45型驱逐舰、德国F-124级护卫舰、西班牙F-100型护卫舰的入役以及法、意将在2010年前服役的“地平线”级通用护卫舰,欧洲各传统海军强国的新一代驱护舰艇均已到位。对这些新型舰艇稍做比较就可发现,欧洲各国不约而同地将新一代水面主战舰艇锁定在6000吨以下的中型防空驱护舰上。很显然,他们都认识到各自海军舰队最大的缺陷所在——舰队区域防空力量的严重缺失。上一代欧洲国家驱护舰艇的防空武器,不管是意大利的“蝮蛇”,法国的“海响尾蛇”,还是英国的“海狼”都只具备点防空能力(英国42型驱逐舰上装备的“海标枪”虽然名为舰队防空导弹,但其实际性能难担此任),其舰队防空任务往往仰赖美国人。伴随着新世纪欧洲各国国防战略的转变,欧洲国家开始寻求独立远洋作战能力,这为欧洲新一代防空驱护舰的研制铺平了道路。实际上,欧洲国家早就在致力于这方面的技术发展,90年代末法国研制的“紫菀”防空导弹是欧洲在这方面迈出的第一步,但是舰队防空系统(先进中远程防空导弹+相控阵雷达+作战指挥系统)不仅仅是一型导弹就能解决得了的。因此,迟至新世纪初,欧洲各国才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在解决相控阵雷达技术和系统整合方面,欧洲各国走出了两条不同的道路,形成了4种防空系统瓜分欧洲  相似文献   
73.
4月29日,被外刊誉为“中华神盾”的人民海军最新型隐形导弹驱逐舰170号下水,标志着中国海军驱逐舰的发展又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了一大步。170舰之所以成为外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主要得益于该舰上的两大法宝——相控阵雷达系统和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由于目前保密的原因,170舰上的许多装备尚不为外人所知。不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不妨拨开迷雾,先看看世界上其它国家装备有相控阵雷达系统和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的新型防空舰。在我们细细品味完这些先进的防空舰之后,或许对我们了解170舰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74.
醉杂质怕纳拖曳装置液压控制系统的故障情况,针对可靠性较薄弱的环节,从改进结构设计、选用优质可靠元器件、降低工作参数、增加安全保护等多方面提出改进措施,以求较大程度地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5.
“制空权”是指交战一方在一定时间对一定空间的控制权。掌握了制空权,就能限制敌方航空兵和防空兵器的战斗活动,保障己方航空兵的行动自由,同时使己方的陆、海军作战行动得到有效的空中掩护,不受敌方航空兵的威胁。进入90年代后,制空权的概念已完全融入到陆战及海战之中,成为了影响战争胜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6.
2004年9月18日上午11时,美国海军在夏威夷珍珠港福特岛海军基地隆重集会,为最新建成的“宙斯盾”导弹驱逐舰“钟云”号(USS Chung-Hoon DDG93)举行了正式服役典礼。该舰被编入太平洋舰队服役,并将于2005年9月部署到西太平洋,是夏威夷太平洋海军拥有的第5艘“宙斯盾”导弹驱逐舰。美国海军又添“神盾”,这是美国海军历史上第一艘以美籍华人的名字命名的导弹驱逐舰。  相似文献   
77.
78.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建设中国海军的整体实力已有了很大的提高.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海军的发展战略受到当时多种因素的影响,防空,反潜能力相对于反舰作战一直显得滞后.相应的作战能力也十分有限。这对当时以奉行近军防御作战为主的中国海军而言并不是特别大的弱点.但随着周边安全形势及国际形势的变化,进入90年代后中国海军战略已由原来的近岸防御向近海防御转变.海军的作战范围显著扩大,如此一来,防空和反潜作战的重要性就日益凸现。 针对所存在的不足、中国海军在90年代后着重加强了反潜和防空能力建设,装备了具有较强反潜、防空能力的导弹驱逐舰.护卫舰.反潜直升机等,但就反潜能力来说,由于“欠帐”太多,因此除潜艇力量具有一定规模外,重要的航空反潜力量仍很薄弱,这无疑严重影响到中国海军反潜作战的整体实力.难以适应未来高强度反潜作战的需求。  相似文献   
79.
海军舰艇是一个集船舶、冶金、兵器、电子和动力等多方面技术于一身的综合体,其技术水平直接代表着国家整体工业技术的发展水平。其中,作为目前国际海军水面舰艇中最有代表性的舰种,驱逐舰最能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整体工业基础和技术上达到的标准。通过对中国海军驱逐舰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解,将能够清楚地感受到中国工业和科学技术对驱逐舰发展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80.
美国海军和联邦德国海军在海军装备建设方面就奠定了紧密合作的基础。其合作关系开始于50年代末期,当时德国接管了6艘“弗莱彻”级驱逐舰。在此基础上,美国海军在技术、作战、训练及后勤方面同联邦德国海军日益加强合作。继德国海军购买了3艘“查尔斯、亚当斯”级导弹驱逐舰之后,这种合作关系就变得更为紧密,这3艘驱逐舰分别命名为“吕发斯”、“默尔德尔斯”和“隆美尔”。接下来的开发项目是F122、F123及后来的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