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2篇
  免费   73篇
公路运输   464篇
综合类   281篇
水路运输   520篇
铁路运输   254篇
综合运输   11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超声波CT成像技术及其在大型桥梁基桩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大型桥梁基桩的超声波检测中,为了准确确定异常部位的尺寸,将CT成像技术引入到超声波检测中,实际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这种技术具有分辨率高,缺陷定位准确,检测结果直观,图象清晰等特点。  相似文献   
962.
研究目的:针对高烈度区断层错动过程中隧道结构的稳定性问题,从能量释放和耗散角度探讨隧道抗错断设计计算方法。首先,根据最大错动量计算围岩达到稳定时可释放的应变能;其次,根据材料的荷载-挠度曲线及塑性区范围内单位应变能确定衬砌结构及围岩可吸收的应变能;最后,在给定的安全度条件下对“围岩-隧道”系统的稳定性给予判别。研究结论:(1)基于能量释放及耗散原理,推演黏滑断层隧道错动时可释放应变能的计算公式,建立基于可释放应变能的隧道衬砌结构抗错设计计算方法,可用于隧道抗错断设计;(2)基于可释放应变能的隧道衬砌结构抗错设计计算方法结果较规范安全度提升17%以上,偏于安全;(3)“SBFRC+交错设置减错缝+减震层+初支扩大拱脚+二衬拱脚增厚”,可作为实际跨断层段隧道抗错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963.
郑万高铁巴东隧道穿越的三叠系中统巴东组泥岩,具有一定膨胀性,遇水软化,自稳性差,在三峡库区被称为"易滑地层",并且隧道洞身穿过50 m长断层破碎带,采取有效的地层加固措施极为必要。在对泥岩基本地质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超前帷幕注浆方案,并结合洞身超前管棚提高帷幕胶结体的承载能力,最后通过钻孔成像、现场监测等方法对帷幕注浆效果进行评价。实践表明,帷幕注浆后,掌子面围岩加固止水效果良好,有效保证了富水泥岩断层破碎带的稳定性,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964.
2008年11月13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三期工程(一期阶段)在沪通过国家竣工验收。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上海市副市长沈骏出席竣工验收会议。  相似文献   
965.
“十一五”期将继续加快煤、油、矿、箱四大货种大型专业化码头建设。重点建设和改造秦皇岛港、天津港、唐山港等煤炭码头,大连港、青岛港、湛江港、钦州港等20万吨级以上原油接卸码头,营口港、天津港、唐山港、连云港等20万吨级以上矿石码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深  相似文献   
966.
一种光电探测系统最大探测距离的简便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大探测距离是光电探测系统能否满足应用要求所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根据光电探测系统最大探测距离的传统计算原理,对红外、电视成像、激光等探测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比例的最大探测距离简便计算方法。方法简便易行,精度可靠,并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67.
以雪峰山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左线隧道在断层中的施工模拟,结合变更后的施工设计和支护参数,对隧道掘进过程中的支护稳定性进行分析。分析的结果可以认为在采用了超前小导管注浆、变更支护参数和开挖模式后,隧道结构能够保持稳定状态,为指导施工和修正支护参数提供科学依据,减少因支护不当而导致大塌方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968.
基于红外热成像和机器学习的动态转向架监测系统可以对货运列车的转向架进行动态、可视化监控分析。系统利用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和机器学习图像识别技术,全方位对转向架的关键部件故障,如热轴故障、抱闸故障、制动缓解不良和不制动等故障进行全面监测诊断和实时预报。系统实现了地面设备对货运列车车辆转向架部位的关键部件动态监测,提高了货运列车安全运行能力。  相似文献   
969.
本文以莞番高速公路大岭山互通立交为例,从交通量、工程规模、拆迁量及外部影响等角度对立交方案进行设计和比选,为立交最优方案的最终选择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通过工程实例,总结出立交节点设计最重要的三个步骤:根据交通需求和控制因素确定立交方案的基本型式,针对不同控制因素及地方诉求进行多方案研究,对所有方案进行综合比选分析并确定...  相似文献   
970.
《桥梁建设》2021,51(1)
某黄河特大桥10号墩处水文和地质条件复杂,传统检测方法难以进行水下基础的运营状态检测,结合水下基础环境条件与检测需求,基于多波束三维声呐成像技术对其进行了全面检测。采用多波束三维图像声呐检测水下基础冲刷情况,多波束测深侧扫声呐检测河床地形地貌情况,多波束二维图像声呐检测基础外观状况。检测结果表明:大桥运营22年来,10号墩水下扩大基础在水流作用下迎水面的冲刷最大深度为1.35m,背水面的局部淤积最大深度为0.52m,符合河流冲刷规律,该桥的水下基础状态良好。多波束三维声呐成像技术检测桥梁水下基础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