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22篇 |
免费 | 65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316篇 |
综合类 | 584篇 |
水路运输 | 433篇 |
铁路运输 | 230篇 |
综合运输 | 2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29篇 |
2021年 | 45篇 |
2020年 | 39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29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46篇 |
2013年 | 46篇 |
2012年 | 57篇 |
2011年 | 77篇 |
2010年 | 73篇 |
2009年 | 84篇 |
2008年 | 117篇 |
2007年 | 91篇 |
2006年 | 67篇 |
2005年 | 67篇 |
2004年 | 66篇 |
2003年 | 55篇 |
2002年 | 65篇 |
2001年 | 63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30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34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针对目前交通影响分析实际项目缺乏路段阻抗矩阵这一现实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路段饱和度的交通量分配方法--圈层外推法.由于路段饱和度既与阻抗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又较易通过观测获得,因此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说服力,而且还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此外,结合数据结构知识,提出了基于VB的实现算法,并通过实例证明其正确性. 相似文献
32.
天津永和斜拉桥换索后的索力调整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结合天津永和斜拉桥的换索与调索实践,在分析换索后全桥结构性能变化的基础上,阐述索力调整的目标、原则,利用平面杆系有限元程序和影响矩阵法基本原理,采用试算法确定出索力调整方案,分析索力调整的效果。调索过程中的监测结果表明,索力调整后,全桥索力接近目标值,索力分布趋于均匀,桥面线形、塔位均得到明显的改善,调索并未引起主梁混凝土产生过大的拉应力,试算法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可行方法。调索方案的优选应考虑尽量避免使运营多年的老桥结构受力状态发生突变,以保证调索过程中结构的安全。天津永和斜拉桥的调索实践为今后PC斜拉桥的调索工程提供了较为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33.
34.
目前,对于静态OD矩阵估计问题已经有很多研究者,对于动态OD前沿的研究工作则非常有限。关于对OD估计和预测的研究可分为封闭网络和开放网络。介绍了研究封闭网络的Bell,Van der Zijpp,Chang and Wu和Chang and Tao等人的方法,以及研究开放网络动态估计的3种方法,即Cascetta、Okutani、Ashok和Ben—Akiva等人的方法。并指出可以将OD估计问题陈述为具有不同误差特性、多个来源的不同类型信息的综合性和一致性的结合体,此联合估测就是经济计量学的混合估计的问题。 相似文献
35.
36.
一、SWOT分析方法概述所谓SWOT分析,也称为态势分析、知己知彼战略,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20世纪80年代初在波特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出来的。其方法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因素(Strengths)、弱点因素(Weaknesses)、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和威胁因素(Threats),通过调查罗列出来,并依照秩序按矩阵形式排列,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总结出 相似文献
37.
引入一种适用于描述局域路网出行车流分布的IO矩阵,提出了IO矩阵反推模型、求懈算法(SQP法),并对模型解和提高模型推算精度的途径进行了讨论,最后给出了应用实例,显示了模型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8.
为解决机动车牌图像倾斜将对其字符分割与识别带来不利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主元分析(PCA)的车牌图像倾斜校正新方法。在该方法中,PCA被用于求取坐标变换矩阵以进行图像旋转修正。将原始的像素坐标矩阵经过中心化后转换为2维协方差矩阵,再奇值分解为能反映图像倾斜方向的2维对角矩阵和坐标变换矩阵。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与试验结果均表明:相对于Hough等搜索倾角的校正方法,PCA方法缩短了计算时间1 ̄2个数量级,并且在污迹、光照不均等条件下也能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9.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合理的城市轨道交通规模不仅是线网规划的宏观控制量,而且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依据。本文首先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线规模及线合规模的内涵,在此基础上重点运用结构模型进行了线网规模的因素因素分析:合理规模的影响因素订有城市规模,城市交通需求,居民出行特征,城市未来交通发展战略与政策,国家政策等;笔者构造出线网规模影响因素的有向连接图,据此建立了邻接矩阵,基于推移率定律驼算获得可达性矩阵,并最终建立了线网规模影响因素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从而得出结论-城市交通需求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比例是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其它因素则通过这两个因素产生递阶控制作用。这为识别线网规模影响因素的主次,其它因素则通过这两个因素产生递阶控制作用,这为识别线网规模影响因素的主次,关联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