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篇
  免费   37篇
公路运输   260篇
综合类   188篇
水路运输   207篇
铁路运输   138篇
综合运输   2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针对某越野车制动管经常断裂的故障,采用自功率谱密度、模态试验和数据统计方法,分析了影响制动管断裂的主要因素。认为从分动箱到前桥传动轴二阶振动是引起制动管断裂的关键因素。针对该因素介绍和讨论了几个有效的、快速和实用的解决方案:将前桥不等速十字轴式刚性万向节,更换为球笼式等速万向节;将与制动卡钳相连的制动钢管更换为一小段低膨胀、耐高压的软管。针对制动管断裂的原因,改变该车在石块路上进行可靠性试验考核制动管的试验规范,用高速行驶试验来考核制动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2.
介绍宽阔地带的客车技术站防雷方案、原理,利用钢轨制作成地面防雷网,采用阻容接地装置降低接地体电阻。  相似文献   
73.
水泥土搅拌桩技术多用于软土的防渗加固处理,在砂卵石地层应用时经常会出现卡钻、搅拌困难等情况,施工效率较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砂卵石地层渗透系数大,水泥浆液抗失水性能差,会在孔壁形成较厚的泥皮,增大搅拌阻力。本次研究中,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探究了水灰比、外加剂添加量等因素对水泥浆液失水量及滤饼厚度的影响,通过直观分析的方法,得出PVA掺量对水泥浆液的失水量和滤饼厚度影响最大,并得出最优配合比例。对实验结果进一步采用方差分析,发现PVA掺量对于失水量有显著影响,对于滤饼厚度有较轻影响。  相似文献   
74.
75.
以近似潜艇的细长回转体为模型,在线性分层海模式的不同水深和模态中,利用边界元方法计算了内波对潜体的一阶垂荡波浪力和一阶纵摇波浪力矩。结果表明:潜体受到内波荷载的数值与入射波的频率和模态数以及其所处的水深有关。  相似文献   
76.
通过一个顶涵施工的实例,探讨在基坑涌水、涌砂的地质条件下的顶涵施工问题。经过分析对比,提出采用抬道的方法来提高顶涵标高的施工方案,该方法在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7.
分析了现行铁路工程工费标准及降效系数等有关规定有青藏铁路格拉段工程的适用性,并采用类比分析法及实际测算法等不同方法,对工费标准及降效系数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8.
朱飞浦 《机电设备》2007,24(6):26-27
在某所5吨的摇摆平台控制系统中,由于负载的惯性比较大,而控制单元采用PLC,控制精度为50ms,因此简单地采用位置式PI控制算法可能会造成系统的失控,系统的运行曲线无法达到指定的正弦波.当在系统调试中采用位置式PI算法并加入一阶惯性环节,同时考虑到死区和速度限制时,在实际调试中则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9.
80.
浮筏隔振装置的超单元建模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浮筏是一种集弹簧、阻尼器、刚体和弹性体为一体的混合动力学系统,对其建立合适的动力学模型存在困难,为此本文提出一种超单元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在物理空间中对装置中弹性体的有限元模型进行降阶,并建立相应的超单元,然后与普通单元一样把它们直接组装到总体模型中。用该方法建立起来的动力学降价模型不仅在规模上远小于未降阶的有限元模型,而且能很好地保留原模型在中、低频段内的动态特性。数值示例表明,本文提出的超单元建模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浮筏隔振装置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