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6篇
  免费   83篇
公路运输   355篇
综合类   577篇
水路运输   407篇
铁路运输   250篇
综合运输   2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在幼教改革的今天,广大幼教工作者愈来愈认识到了幼儿的发展应是全面、健康、和谐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对幼儿进行有计划的系统教育,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幼儿的随机教育.随机教育指在教师有计划之外的、根据客观提供的教育时机而临时进行组织的教育.下面就如何开展随机教育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根据二阶非线性系统的特点,对作者过去提出的利用Hermite多项式展开得到的极值分布密度公式作了合理的简化。尔后较系统地对各种类型的二阶非线性系统的模型试验(CALM系统等)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证明了简化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提速干线编组站出发子系统内部匹配与协调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提速干线编组站货物列车到发时刻不均衡运营特征,根据编组站作业特点和要求,运用排队论和随机过程理论,对出发子系统转场和接车可靠性、临界密集出发时间进行计算分析。认为出发子系统允许的接车延误概率应控制在0.12以内;当区间通过能力利用率在繁忙时间达0.85以上时,出发场的到发线应在10股以上。提高出发子系统转场和接车可靠性的措施包括:提高无调比、适当增加出发场到发线数量、降低编组调车机车的作业负荷、减小出发时间间隔不均衡系数。给出一定出发强度下的临界密集发车时间计算式,便于指导运输组织工作。改善出发子系统匹配与协调关系的有效途径包括:合理配置列检组数、转线接车延误率控制在10%以内、密集到发期间区段通过能力利用率不能超过90%、降低衔接区间发车时间间隔变异系数、连续高密集发车时间不能超过临界发车时间、适当增加分类线及到发线数量、优化列车运行计划、平衡双向系统作业负荷、加强管理、优化运输组织。  相似文献   
15.
直线货物列车脱轨过程计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向俊  曾庆元 《铁道学报》2002,24(2):104-108
首先指出了国内外脱轨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列车脱轨能量随机分析方法,运用列车-轨道时变系统空间振动分析理论及此种能量随机分析方法,对直线货物列车脱轨过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际线路工况下货物列车脱轨试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GPS系统的特点和工作原理,对水运导航定位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分析了实现GPS导航的巨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作者根据我国新双层客车的结构特点,建立了横向动力性能的数学模型,校核了车体在弹簧上的倾覆稳定性,分析了车辆以不同速度通过道岔及渡线时的车体横向移动量、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同时还估测了在线路不平顺的激扰下双层客车的随机响应。计算结果表明,新双层客车不仅满足运行安全的要求,而且具有良好的平稳性能。  相似文献   
18.
19.
工作时受交变应力的作用,高速线材轧辊断裂问题时有发生.文章利用模糊可靠性理论,探讨在随机变量和模糊变量组合时轧辊的模糊可靠性设计方法.设计实例和生产实践证实了该方法具有优化设计的效果,使轧辊使用寿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中国海事》2010,(7):44-44
近期,由越南SongThu船厂建造的1艘新型多用途船(MPV)将投入使用。据悉,该船配有2只大型“清理手臂”,尤其适合进行海上燃油泄漏处理,是亚洲首艘营运的该型船。船上配有先进的燃油回收系统和油水分离系统,可在海浪高达6米的恶劣海况下作业。油舱配有改进型加热系统,能快速加热燃油,保持液态,以便快速分解分流至隔壁油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