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16篇
综合类   46篇
水路运输   179篇
铁路运输   24篇
综合运输   3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国际航运中心是一个功能性的综合概念,是集良好的港口条件、完善的港口设施、丰沛的国际物流、众多的国际航线航班、四通八达的集疏运交通网络、发达的航运市场于一体,一般以国际贸易、金融、经济中心为依托的国际航运枢纽。文中通过分析其他国际航运中心的服务模式和信息化建设情况,并结合上海航运中心发展模式和目标,提出如何通过信息化路径来配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实现现代集疏运体系和航运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2.
《水上消防》2010,(2):43-43
从2010年全市交通港航工作会议上获悉。上海年内将完成一系列配套航运中心建设政策.配套政策包括《航运经纪人发展政策研究课题》、境外国际邮轮公司在沪开业、启运港退税、地主港管理模式、境内关外等,力争在上海先行试点。上海市交通港口局表示,上海今年将进一步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  相似文献   
43.
分析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的原因和发展趋势及其对港口发展的影响,阐述集装箱船舶大型化推动港口体系集中化发展和分散化发展的过程,得出集装箱船舶大型化推动港口体系向集中化发展,而过度集中化限制枢纽港的发展,转而使港口体系向分散化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44.
陈红梅  张心领 《水运管理》2010,32(11):22-23,37
为不断提高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的能力,分析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的运行现状,提出通过信息化建设,在港口煤炭物流集疏运系统中利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实现货源地、铁路、港口、航运与煤炭用户之间的有效对接,以及煤炭物流信息实时共享的建议。  相似文献   
45.
张国华  郝媛  周乐 《城市交通》2010,8(4):33-40
完善的区域集疏运网络是巩固空港腹地、为区域航空客流提供高效服务的基础。从空港的区域垄断特性、空港对区域经济的作用以及客流组成变化趋势三个方面讨论了大型空港枢纽的区域服务特征,强调空港腹地拓展的重要性。提出区域集疏运网络优化调整方法:确定空港腹地范围,明确客流分布,优化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与空港的衔接。最后,以重庆市江北机场枢纽为例,对区域城际轨道、高速公路网络进行优化,预计区域航空客流比例将从现状的35%提升至2040年的60%。  相似文献   
46.
根据港口工程重大件集疏运项目管理的重要性,针对现有的人工管理模式及其存在的不足(如:计划性差、工作效率不高、实时监督滞后等)进行分析,提出应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包括识别技术、无线网络技术、GIS等),建立先进、高效、安全、可以满足港口物流企业全天候不间断运转的现代化物流管控系统,在项目执行过程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47.
内河集装箱运输是以内河水运为手段的集装箱运输方式,具有高效、经济、环保、绿色等特点。在运距和货量相同的条件下,与公路和铁路集装箱运输相比,内河集装箱运输的运价最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最少,且占用耕地面积最小,已成为公路和  相似文献   
48.
段政焰 《集装箱化》2014,25(5):22-27
从我国沿海港口集装箱集疏运方式来看,公路集疏运比例超过80%,水路集疏运比例次之,铁路集疏运比例只有1%左右。由此可见,在我国沿海港口集装箱集疏运体系中,集卡运输仍然占绝对优势,这给城市交通、公路运能、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带来巨大压力,港口集疏运对单一运输方式的过度依赖也削弱了港区后方综合运输系统的稳定性。[1]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对优化我国港口集疏运结构、提升港口集疏运效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9.
叶国庆 《集装箱化》2014,25(10):18-21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是于20世纪60年代在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运输方式,经过50多年的快速发展,该运输模式逐渐得到多数国家的认可。集装箱多式联运主要有海铁联运、陆桥运输和空桥运输等多种形式。海铁联运是以航运公司作为整个多式联运运输链的主体,联合航线两端的陆上运输部门共同开展的多式联运形式。  相似文献   
50.
上海港集装箱港区总体是以外高桥港区和洋山深水港区为主,黄浦江两岸港区为补充的集装箱港区布局。至2012底,上海港共建有集装箱公用泊位50个,年通过能力2002万标准箱,主要分布在洋山和外高桥。近年来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发展迅速.2012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25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5%,继续位列世界第一。“十一五”以来,公路集装箱集疏运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