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47篇
  免费   64篇
公路运输   411篇
综合类   778篇
水路运输   9706篇
铁路运输   793篇
综合运输   52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427篇
  2013年   480篇
  2012年   812篇
  2011年   735篇
  2010年   689篇
  2009年   779篇
  2008年   1016篇
  2007年   823篇
  2006年   839篇
  2005年   759篇
  2004年   708篇
  2003年   552篇
  2002年   389篇
  2001年   335篇
  2000年   242篇
  1999年   320篇
  1998年   197篇
  1997年   221篇
  1996年   192篇
  1995年   239篇
  1994年   190篇
  1993年   172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4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2 毫秒
171.
172.
惠良 《中国水运》2003,(12):24-25
在过去 10年中,租赁集装箱船舶在世界集装箱船队中所占的比例每年以1%~2%的幅度持续增加.据伦敦德鲁瑞运输咨询中心提供的信息,至 2001年全球租赁集装箱船舶已经占到世界集装箱船队总吨位的40%,而集装箱租赁费率也随之水涨船高.英国"集装箱化国际"期刊2003年9月号指出, 由于中国集装箱货物出口猛涨,国际集装箱承运人在充实老航线、开辟新航线、继续订造一批超级大型集装箱船舶的同时,果断地采用船舶租赁等措施,大幅度紧急扩大船队运力,全球集装箱租赁费率至2003年8月上旬已经连续3个月飞涨.  相似文献   
173.
中远集团与韩国现代重工有限公司2月18日晚在北京举行10000标准箱级造船合同答字庆祝酒会,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型的集装箱船建造合同,据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介绍,根据双方合约,现代重工旗下船厂将为中远建造4艘目前世界上最大吨位——1000标准箱级集装箱船舶。  相似文献   
174.
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是最近几年国内外很受欢迎的集装箱堆场机型。无论在专业化的沿海集装箱大港 ,还是内河小型集装箱码头 ,该机型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和南京港口机械厂共同研制的GJM 30 30多功能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 ,用于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大  相似文献   
175.
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WTO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道路运输业的不断调整和壮大。维修市场日益繁荣。但由于行业发展来势过猛.从业人员新手多.而且有相当数量的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业务知识、操作按能普遍低.致使汽车维修质量得不到保障。  相似文献   
176.
提到集装箱运输,人们想到更多的是那繁忙的集装箱港口码头,那巨大的集装箱船,那雄伟无比的集装箱龙门大吊车,其实在这一切的背后还有一处必不可少的集装箱运输的组成部分,那就是陆上集装箱堆场。几年前笔曾经在东非地区担任过驻当地某中资集装箱堆场的经理。笔的工作重点是根据集装箱堆场与集装箱经营人或集装箱运输公司签订的“集装箱堆存  相似文献   
177.
178.
近年来,深圳港的发展势如破竹,让人刮目相看。2003年,该港突破1000万标箱,力压釜山、高雄两大港口,一跃成为全球第四大集装箱港。从1989年深圳迎来第一艘集装箱船到今天的世界大港,不过短短10多年的时间。 世界上的知名港口,一般都有着较悠久的历史。比如,上海就具有得天独厚的经济、金融、航运以及人文等历史积淀,而深圳在当初还几乎是一个不毛之地。 所以我们在惊喜之余,也应该好好审视这一“现象”。我们既不能忘记过去那些失败的教训,同时也不能忽视一些成功的经验。因为教训给我们的是永远的痛,而经验带给我们的却是未来的希望。  相似文献   
179.
<正> 4月份,全国港口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坚守在港口生产的第一线,在认真贯彻执行交通部关于防治非典各项预案的基础上,安全、高效地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取得了良好的生产业绩。  相似文献   
180.
产业组织形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产业过度集中易形成垄断,产业过度进入易导致过度竞争.从市场集中度标准和生产力充分利用标准分析道路运输业出现过度进入的产业组织特征及成因,提出从完善市场择优机制、促进存量资产重组,建立和理顺退出机制、完善市场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避免产业过度进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