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79篇
综合类   135篇
水路运输   35篇
铁路运输   17篇
综合运输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港口作为货物集结点、信息中心、现代产业中心和国际贸易的服务基地,在现代物流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港口作用的提升将进一步促进港口物流的发展,同时,产业发展也加剧物流用地供给不平衡,为此,需通过预测确定合理的物流用地需求规模.以有效指导物流用地的布局与建设。但按照现有的一般物流园区分类体系(国际物流园区、区域物流园区和市域配送中心)进行物流用地预测,  相似文献   
42.
出行分布量与小区间现状出行有关,也与连接两小区间的道路网络及起终点的用地性质有关,传统出行分布预测模型都只考虑了这些因素的某一方面,因而在预测中经常会出现与实际明显不符的预测结果。按照出行个体在选择出行目的地时的行为,将影响出行目的地选择的几个重要因素:现状OD、小区用地性质、出行成本综合考虑,并按照影响方式不同,建立出行分布预测模型。计算实例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结果优于传统模型。  相似文献   
43.
通过对法国、日本、美国等国外几个发展相对成熟的综合运输通道发展经验的分析,得到沪宁综合运输通道未来发展的经验借鉴和启示。在引入经济势能联系模型对基年运量分布情况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客货运量进行预测,研究沪宁综合运输通道内各运输方式的合理配置。并从分担通道压力、加强枢纽建设以及注重路网衔接等方面提出未来沪宁运输通道规划的优化方案建议,为我省乃至全国其他类似的城镇和经济走廊运输通道提供发展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4.
罗莉 《交通标准化》2010,(13):206-210
根据区域交通运输的特点,研究区域节点的土地利用状况与节点间交通需求二者之间的直接关系,改进以往区域交通需求预测方法中节点土地利用模型,建立区域中各节点的土地利用状况与区域中节点间交通量直接相关的两步式区域节点土地利用模型,即按照"土地利用-交通需求预测"的程序建立区域节点土地利用模型,可优化预测过程,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45.
由于货运具有衡量尺度多维化的特点,在进行货运交通需求预测时,需要建立各种转换模型来保证指标的统一。在“基于货物”的货运交通需求预测方法中,货运量与交通量的转换是货运交通分配前的重要步骤之一。本文以出行链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货运车辆的出行行为,总结了货运车辆的出行链模式,基于一系列假设条件建立了考虑出行链的货运量与交通量的转换模型,并运用模型计算了某市货运交通量的OD分布矩阵,分析了其货运空车出行量占出行总量的比例,和出行总量与实际货运出行总量的误差。  相似文献   
46.
为给共享单车停放点布设规划提供依据,通过对北京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进行调研,分析北京市居民出行方式影响因素,确定影响居民出行交通方式选择的特性变量。分析比较现有交通需求预测方法的优缺点,应用随机效用理论,建立基于交通方式选择的共享单车需求预测模型(Logit模型),利用TransCAD交通规划软件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确定分担方式效用函数。根据未来年交通出行量进行停车需求预测,实验结果表明符合规划区域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7.
城市精细化管理对交通需求预测模型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利用海量的出行活动信息提取反应个体活动特征和规律的活动模式成为研究难点.基于城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运用词嵌入和句嵌入方法,构建活动序列向量,对活动模式进行聚类.结果表明,城市居民活动模式可划分为13类代表性活动模式,包括3类工作模式,4类社交娱乐主导的模式,2类复杂活...  相似文献   
48.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逐步提升,跨界交流日益频繁。人员与货物的跨界出行均需通过口岸来完成。研究跨界交通出行特征并对其需求规模进行合理预测,是改善口岸管理政策,提高口岸通关效率,保障设施正常运作的重要手段。口岸作为一类特殊的交通枢纽,其跨界出行相对集中且数量庞大,传统的交通需求预测方法很难实施。本文以珠澳跨界客运出行为例,提出了交通产生吸引、方式划分、交通分配"三阶段"预测法,以翔实的历史统计数据为基础,规避了繁琐的OD调查与分析,预测结果可满足项目前期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49.
现行公路货运需求的预测方法[1]是在现有公路货运量(或周转量)的基础上,通过公路运输需求曲线的趋势外延来描述其发展变化,本文称之为直接预测法。上述方法对公路货运需求的派生性以及不同货运方式之间的协同与竞争作用考虑不足。货运需求是由社会发展派生而来,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人口等的影响;同时货运需求是公路还与其他货运方式(如铁路和水运等)共同承担的,它们是相互联合又彼此竞争的关系。考虑到以上不足,本文在灰色关联度的理论基础上,综合考虑公路货运需求外部因素,提出一种间接预测方法--灰色-组合预测法。文章首先给出了灰色关联的基本理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灰色-组合关联的概念以及影响因素相对权重系数的计算方法,接着分析了公路货运需求主要的外部影响因素,然后利用该方法对现有数据进行了实例演算,最后通过演算结果分析,验证了该预测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0.
文章从出行效用角度出发对空铁联运旅客需求进行研究。结合前景理论与后悔理论提出基础效用、风险感知效用和欣喜效用,基于转换的重力模型优化效用函数,得到腹地城市-高铁-航班的旅客需求预测模型。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为目标机场,综合长三角机场群中旅客吞吐量大于1 000万的机场、距离最近的十个机场以及根据行政划分的江苏省所有机场进行空铁联运旅客需求研究。基于Wilson模型提高空铁联运辐射半径的预测精度,构建腹地城市年人均出行次数与人均GDP的关系式,得到腹地城市的空铁联运旅客需求,并进一步根据旅客出行效用评估进行空铁联运客流分配,为机场准确识别出空铁联运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