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90篇
  免费   315篇
公路运输   5122篇
综合类   3332篇
水路运输   2707篇
铁路运输   1477篇
综合运输   267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313篇
  2022年   312篇
  2021年   397篇
  2020年   323篇
  2019年   284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343篇
  2014年   587篇
  2013年   622篇
  2012年   713篇
  2011年   802篇
  2010年   728篇
  2009年   808篇
  2008年   809篇
  2007年   662篇
  2006年   569篇
  2005年   520篇
  2004年   488篇
  2003年   532篇
  2002年   441篇
  2001年   351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211篇
  1998年   207篇
  1997年   175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65年   5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521.
汽车乘坐舒适性主观评价模型的构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探讨一种主观评价汽车乘坐舒适性的方法。首先采用心理测定法中的SD法,对汽车乘坐舒适性进行主观评价,然后导入FUZZY(模糊)理论中的模糊测度和模糊积分,构筑了汽车乘坐舒适性主观评价的阶层化模型,使以往很难处理的心理状态变化的定量分析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22.
汽车热舒适性的测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23.
兰凤崇  黄金陵 《汽车工程》1991,13(3):144-149
本文根据车身设计实践中对曲线曲面的要求建立了光顺处理的判别准则。以最小能量法为数学模型的基础,建立了车身曲线曲面计算机辅助光顺处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对一组曲线(面)连续地进行光顺处理、光顺性评价及其作图,具有较强的人机交互功能,运行可靠。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及所建立的系统同时适用于其它行业(如飞机、船舶等)曲线曲面的造型设计。  相似文献   
524.
提高压缩温度是改善冷起动性的重要措施,本文介绍了能提高压缩终点温度的新型镶块材料。通过一系列试验和有限元计算得出,采用该镶块材料能有效地改善冷起动性,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25.
刘锦秀 《国外汽车》1992,(1):22-24,30
影响人体温热舒适感的物理因素有两大类:环境因素(空气温度ta,空气湿度Pa,气流流速Va,平均辐射温度tr)和人体因素(状衣量,活动量),人体热平衡方程如文中(1),式为评价人体在温热环境的舒适感,在热人体模型的基础上,以ISO0-7730规定的各参数定值法的依据,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526.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结合国内几条高等级公路的室内外试验研究结果,分析了影响沥青路面过早破坏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527.
528.
高强度含磷钢板在我国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已取得重要成果,初步形成了强度和冲压级别的系列化,文章对这一汽车车体用钢新品种的制钢依据,基本性能,成形性能,焊接性能以及应用问题进行了介绍,并着重阐述其应用特点,旨在对进一步推广应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29.
单晓峰  王炜  王昊  徐上 《交通与计算机》2006,24(6):41-43,64
自行车是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研究自行车交通流的特性对于合理规划道路交通资源,提高白行车交通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白行车交通流与机动车交通流的不同特征,提出了以单位面积车道上车辆集散程度定义白行车交通流密度的新方法,并基于调查数据,研究了非拥挤状态下自行车交通流密度、车速和流率3个参数的相关性,发现非拥挤自行车流的速度总是分布在接近期望车速的范围内,且与流率、密度无关,而速度的离散程度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最后,分析了车道、宽度与交通流3个参数的相关性,并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模型,模型可用于在给定自行车交通需求以及服务水平条件下自行车道的设计宽度。  相似文献   
530.
降低车内噪声的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林彬 《上海汽车》2006,(11):37-38
车内噪声水平是体现汽车乘坐舒适性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汽车档次,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世界各大汽车厂商将车内噪声的控制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传统的噪声控制技术,利用CAE工程分析和车辆试验测试,确定各声源对车内噪声的贡献值,在主要噪声传播途径上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配置具有吸声、隔声、阻尼特性的降噪材料的声学包,结果往往增加了汽车的整备质量,影响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等其他性能。新型降噪材料的出现以及主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为车内噪声控制技术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