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52篇
综合类   20篇
水路运输   15篇
铁路运输   72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解武 《成铁科技》2006,(1):20-21
通过对一件无承载鞍车辆运行情况的调查分析,以引起转K2型转向架零部件生产厂家及参与120km/h转k2型转向架提速改造的货车车辆工厂和车辆段对产品质量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2.
以CRTSⅠ型轨道板中部砂浆离缝为研究内容,采用有限单元法,建立该型轨道结构的弹性地基梁-板模型,分析不同长度和高度的离缝对轨道竖向位移及应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离缝长度变化较高度变化对轨道结构的竖向变形及应力影响要大;离缝长度在1个扣件间距(0.6 m)范围内时,长度一定,高度的变化对轨道结构的变形及受力几乎没有影响;离缝长度不大于1 m时,高度大于0.42 mm后,离缝区域轨道板处于完全脱空状态。建议在对板中离缝进行养护维修时,应将防止离缝长度的发展作为主要工作,并将轨道板应力作为衡量离缝对轨道板影响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73.
分析了车辆在非理想状态下高速,重载运行时,其垂向振动响应发生共振,鞍结分叉,倍化分以就,甚至进入混沌状态,危及行车安全的参数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74.
介绍了120km/h快运集装箱平东承载鞍的结构特点,分析了在普通机床上加工精度较高的承载鞍的加工工艺,并对加工难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5.
它是继凤凰第一代切齿机和磨齿机将传统机械型改革成数控型机床后,再一次将机床的机械机构设计从传统的机床床身上安放滑动立柱或床鞍的结构设计,改变成用一个整体高刚性的立柱结构,使工件主轴和刀盘(砂轮)主轴附着在立柱侧面。这是锥齿轮机床设计的最新概念。其外观见图1。  相似文献   
76.
自锚式悬索桥主索鞍的设计,由于其自身结构形式复杂,通常采用有限元建模分析的方法进行计算。以一座自锚式悬索桥主索鞍的设计为研究对象,利用MIDAS相关软件建立主索鞍三维模型,对主索鞍的受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7.
将轨道板承轨台依据设计线路数据打磨成高精度的与设计线型相吻合,并按铺设位置固定排列是Ⅱ型轨道板生产工艺的特点.详细地阐述了承轨台打磨工艺,磨床测量系统的外部检校,以及打磨过程中参数的改动等.  相似文献   
78.
在流行的汽车杂志上经常刊文对俄罗斯与国外汽车进行比较,几乎所有结果都对俄罗斯产汽车持批评态度.这好象是一种反面广告,不仅对汽车购买者形成误导,而且对汽车制造业造成压力,使不知详情的人们对使用俄罗斯产品产生怀疑.  相似文献   
79.
鞍形封头作为一种深潜器新型的端部封头,由圆球壳、环壳和连接二者的强力加强环组成。文章提出了这种鞍形封头在静水压力作用下的应力分析解析方法。根据加强环与球壳、环壳连接处的变形协调条件,依据旋转壳的有矩理论,利用力法计算得到连接处的弯曲内力,然后推导出整个鞍形封头应力分布的封闭解析解。为了验证所提出的理论方法的有效性,针对一个典型的鞍形封头分别用理论法和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了应力分析,并将各种应力值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理论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吻合,文中所提出的理论方法可以用来准确地计算鞍形封头的各种应力,这将有助于这种结构的强度分析与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80.
为了更好地实现铁路货运的重载快捷发展目标,以双层集装箱车辆作为应用研究对象,利用刚柔耦合仿真分析手段进行了3E轴构架转向架100~135 km/h动力学性能分析.6轴双层集装箱车辆刚柔耦合分析表明:空载承载鞍滑动现象和重载中轴轮对稳定性将是其高速运营的主要性能问题.因而,确保空载轮对定位刚度、确保重载中轴轮对轮轨关系稳定和降低车体结构耦合振动响应水平应作为3轴构架转向架的通用动力学要求.为此,提出了如下三项技术对策:①1、3轴承载鞍应以45°倒面作为承载摩擦面,满足摩擦系数μe≥0.42,而中轴小承载鞍则以磨耗板进行减磨处理μ〈0.2;②以中轴轮对车轮轮缘减薄9 mm的LM修正踏面优化来提高轮轨匹配的等效锥度控制中轴轮对横移,进而降低转向架蛇行运动程度;③中轴轴箱增设斜楔摩擦减振以降低落下孔车体中部结构振动耦合响应.与原设计对比,该技术对策可以使车辆动态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