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79篇
  免费   196篇
公路运输   3876篇
综合类   2980篇
水路运输   567篇
铁路运输   1570篇
综合运输   28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490篇
  2013年   454篇
  2012年   475篇
  2011年   505篇
  2010年   493篇
  2009年   579篇
  2008年   556篇
  2007年   484篇
  2006年   505篇
  2005年   473篇
  2004年   430篇
  2003年   459篇
  2002年   340篇
  2001年   369篇
  2000年   274篇
  1999年   213篇
  1998年   158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108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51.
旨在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实现施工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252.
主要介绍了公路高边坡预应力锚索防护的特点和结构设计原理、公路高边坡施工中预应力锚索技术的应用以及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53.
智能系统的高精度和稳定性,使智能张拉技术能完全排除人为误差因素,精确施加应力、及时校核伸长量实现"双控"、对称同步张拉、规范张拉过程并减少预应力损失、自动生成报表、杜绝数据造假。通过在预制小箱梁施工中的应用,给出了智能张拉系统在箱梁施工中的使用注意事项,并与传统手工张拉对比,分析了其技术性与经济性。实践证明,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54.
为解决传统外部粘贴纤维或钢板加固桥梁技术的被动性,以某箱型桥梁为例,提出采用"体外预应力钢绞线+粘贴碳纤维布"的措施对主梁结构进行补强;通过对其进行加固前后结构检算分析,结果表明该加固方法可达到设计预期;最后提出相应施工方法,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5.
吉林兰旗松花江特大桥是一座单索面双塔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索塔锚固区采用U形预应力钢束锚固形式。通过运用现代有限元方法,对该桥的索塔锚固区进行了空间应力分析,论证了该桥的索塔锚固区设计是安全的;同时也探讨了在强大斜拉索力作用下环向预应力锚固形式的受力特点,为同类型桥梁的索塔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56.
针对连续刚构桥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结构安全性问题,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Midas Civil 2010,建立有限元杆系梁单元模型,考虑各种荷载作用对连续刚构桥结构影响,参照相应的规范,得出预应力连续刚构桥在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结构的内力、线形、应力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57.
竖向预应力筋锚固过程的应力损失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汕头市西港高架桥主桥竖向预应力筋在锚固过程的应力损失测试,从中得出相关规律与有关参数,从而保证锚固过程中的应力损失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58.
介绍预应力梁板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分析其原因,并给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59.
贵阳市地铁1号线军山大桥8#—9#墩间箱梁右侧预应力齿块起弯点混凝土开裂与脱落。综合考虑箱梁缺陷处置各种方法的特点和城市地铁运营要求,确定采用增设横隔板法。首先利用有限元软件对箱梁缺陷处置前后受力情况进行了数值分析,采用增设横隔板法处置箱梁缺陷不影响结构受力。然后总结了预应力齿块缺陷处置要点,并通过静载试验证实缺陷处置后桥梁结构处于良好弹性工作状态,强度满足要求且有一定安全储备。处置完成后经过一年的监测,最大沉降-1.93 mm,验证了该处置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60.
剪力铰是一种只传递剪力、不传递弯矩的构造,在铁路桥梁中首次成功应用于成昆线旧庄河1号桥。剪力铰的受力较为复杂,使用过程中其主要部件预应力粗钢筋发生了多次破断。本文分析了剪力铰“左右块体+竖向预应力粗钢筋”构造,进行了外观状态检查、桥面线形测量、三向相对位移测试和粗钢筋应力测试。结果表明:部分粗钢筋管道中长期存水,导致粗钢筋存在局部锈蚀的可能;剪力铰处的桥面下挠达到118 mm,列车通过时的冲击作用明显增大;剪力铰两侧最大竖向位移差达到0.64 mm,即粗钢筋力值差为59.6 kN,接近预应力螺纹钢筋容许疲劳力值,长期疲劳荷载作用下疲劳断裂的风险加剧;粗钢筋有效预应力均高于设计值,最大值高出100%(153 kN),但远小于其极限承载力668 kN,粗钢筋发生极限承载力破坏的可能性较小。结合影响剪力铰粗钢筋破断的因素,提出了剪力铰养护维修的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