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7篇
  免费   68篇
公路运输   636篇
综合类   539篇
水路运输   851篇
铁路运输   562篇
综合运输   2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65年   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介绍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以及分析其杂散误差,对相位截断误差和幅度量化误差进行了傅立叶级数分析研究。文章最后还简单介绍了几种改善杂散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72.
73.
文章分析了弦理论在索力测量中的误差,以动力分析有限元原理为基础,借助Ansys建立了拉索自由振动的模型;利用三次样条插值法获得了频率与索力的对应关系,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插值方法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74.
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万经  杨晓光 《城市交通》2010,8(6):70-78,16
公交信号优先是提高公交系统运行速度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回顾公交信号优先控制40多年的研究成果,以总结该领域的总体研究脉络。对被动优先、主动优先、实时优先以及与不同设施相结合的信号优先控制策略进行了综述分析。研究表明,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的发展历程是:控制的实时性逐步提高,优化要素的考虑逐渐全面,控制对象日益扩大,控制策略逐步系统化、适用性逐步增强。最后指出,公交信号优先控制多目标平衡、控制策略的协调与网络优先控制,以及控制与调度策略的协调优化是后续研究的重点,而公交车辆行程时间预测以及如何应对预测偏差带来的影响仍然是信号优先控制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5.
在对关门至侯马高速公路施工期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监测的基础上,分别从路基和路面两个阶段进行分析,对照工程施工进度分析了各个监测点的TSP随工程进度的变化规律。在路基阶段,路基填挖方、桥梁钻孔作业和隧道掘进工程对TSP影响较大;在路面阶段,TSP主要受到路面的备料作业、运输车辆及其产生的扬尘污染的影响,但总体变化较为平缓。应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经研究不同监测时间对TSP数值的变化的影响,得出路基和路面阶段的适宜监测频率。  相似文献   
76.
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对船用三相异步电机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其转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策略,为实现快速响应、提高系统动静态性能,在传统转速转矩双闭环PI控制基础上提出了外环转速分段PI控制新方法。建立Matlab仿真模型,对比分析转速分段PI控制与传统转速单参数PI控制在电机性能控制的差异性,仿真结果表明了所建电机控制模型的准确性,提出的分段PI控制新方法具有更好的控制精度及动静态调速性能,能够适应船舶各种复杂的运行条件,可增强系统鲁棒性。  相似文献   
77.
针对高速船尾部采用喷水推进装置的局部振动问题,建立了船体尾部包含喷水推进泵的有限元模型。考虑附连水质量的影响,将船体尾部离散成甲板,底板,喷水推进泵,尾板等局部结构,采用规范经验公式估算以及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分别对各局部结构的板、板格、板架进行固有频率计算,将其结果与轴频和叶频激励频率进行储备频率校核,判断尾部采用喷水推进装置在振动问题上是否满足规范标准,并为下一步的船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文章采用基于边界瞬时涡量守候的拉格朗日方法(IVCBC),结合并列双圆柱的特点,建立了双圆柱绕流数值计算模型。对高雷诺数下Re=6×10~4,间隙率为T/D=1.1~7的并联圆柱双圆柱二维绕流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双圆柱间隙中点的速度区别宽窄尾流的新方法。分别讨论了流体力系数随间距增加的特点,脉动流体力的特点,尾流特征以及斯托哈尔数特征。研究发现:区别宽窄尾流的新方法是可靠的;在双圆柱尾流附近有五种尾流模型存在;同时发现了在宽窄尾流的频率,存在一个中间频率。  相似文献   
79.
电力推进在船舶动力系统中应用得越来越多,本文对船用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进行仿真研究.针对传统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中存在的磁链和转矩脉动较大,逆变器开关频率不稳定等问题,将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引入.设计转矩和磁链2个滑模控制器,取代传统直接转矩控制中的2个滞环比较器,再运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控制电机运行.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策略能有效减小传统直接转矩控制存在的磁链和转矩脉动,实现逆变器开关频率恒定,并且对系统参数变化及外界扰动具有鲁棒性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80.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工程应用中电磁兼容方面的屏蔽设计,并列举了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