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0篇
  免费   57篇
公路运输   318篇
综合类   196篇
水路运输   267篇
铁路运输   145篇
综合运输   2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为表征与量化人对路面冲击声的主观感受,首先,对减速带工况冲击非平稳噪声信号进行声时感知时长定义,同时根据人耳听声可辨性将声时历程分为冲击段、峰值段及衰减段;进而,以小波变换提取冲击噪声中的主冲击与多重微冲击特征信息,组成冲击声品质评价的基础特征阵;然后,类比峰值因子法定义频域滤波因子,并基于序关系分析法确定时变感知加权系数,组建时频滤波网络对基础特征阵加权且建立冲击声品质时频感知评价指标;最后,基于实车过减速带冲击噪声测试数据计算声品质指标,并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时频感知加权评价指标与主观评价的相关系数在车速20 km/h时为0.927,在车速30 km/h时为0.922;在考虑路面冲击声声时历程全程评价时,经典的声品质评价指标(特征频带时变响度)与主观评价的相关系数在车速20 km/h时为0.933,在车速30 km/h时为0.649;所提时频感知加权评价方法对于车速为20 km/h与30 km/h的情况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42.
我国铁路桥梁传统运维技术存在工作效率低、人为因素影响大等问题。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等高新技术快速发展,为桥梁运维技术的创新和跨越发展提供了机遇。本文根据朔黄重载铁路桥梁管养特点,通过顶层设计搭建实时、动态数据管理平台,研究基于平台管理的新型感知、智能算法、智能分析、辅助决策等关键技术,推进智能技术与运维作业流程的深度融合;通过将桥梁构件单元化和唯一化,实现基于BIM+GIS(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可视化技术的桥梁全寿命周期信息关联与数据交互,形成重载铁路桥梁智能运维闭环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943.
韦楠楠  毛敏  潘月 《综合运输》2023,(3):122-127+192
随着消费者的可持续消费意识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购买更具绿色环保服饰。本文以参与产品设计且密切联系消费者的品牌零售商作为研究对象,将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和质量感知纳入消费者支付意愿函数,在给定绿色度的绿色产品与普通产品竞争下,得到品牌零售商最大利润化的最优决策,并分析影响机理。得到以下结论:(1)品牌零售商可以通过降低绿色产品的批发价、提高产品质量等手段提高消费者从环保意识到实际消费的转化率;(2)当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或者绿色产品质量越高,可以接受绿色产品的溢价越高;(3)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品牌零售商更容易盈利。最后从企业和政府的角度给出管理学启示,旨在鼓励可持续生产与消费。  相似文献   
944.
路面全域伤损的有效感知是全面、系统地实施维护决策的关键依据。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虚拟模型的路面全域伤损状态自动化感知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无人机实测数据建模生成路面虚拟实体;然后使用深度语义分割网络从实测数据中精细化地检测路面伤损;最后,将输出的伤损特征检测结果与虚拟实体数据进行匹配和UV映射,获取各个伤损在虚拟空间中的定位信息并逐一部署,得到面向路面全域的伤损状态感知模型。结果表明:在现场实测统计长为236 m,宽为20 m的实际路面区域试验研究中,充分训练的U-Net网络的平均交并比(MIoU)达到0.86,显示出对无人机采集到的路面伤损区域极佳的分割精度。建立的路面伤损状态感知模型有效感知实际存在的伤损91处,与传统的二维检测结果相比,能够更加系统地对路面全域伤损进行全局表征,便于高效地推断伤损的特征和位置信息,实现精准、动态的路面服役状态评估。  相似文献   
945.
以城市数字化转型大趋势为背景,结合桥梁管养需求,论述了桥梁运维感知服务体系的技术构成,阐释其对城市运行和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多层次意义,并从在线感知、智能巡检和平台服务方面提出了部分技术拓展建议。在此基础上,综合探讨了在道路桥梁建设和管养领域开展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46.
航道感知作为航道运行管理所需数据的来源,是实现航道全要素数字化的重要支撑。在全面分析航道感知要素及其感知设施的基础上,构建内河航道立体智能感知设施布局体系,进一步明确分级建设标准。通过实际应用表明,该布局体系有利于提高航道感知设施建设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可为国内其他内河航道感知设施的建设提供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947.
针对全自动运行线路对列车运行环境全方位主动感知不尽完善、运营需求不够完整、系统信息采集分散、数据难以资源共享等导致全功能联动实现困难的情况,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异常状况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构建了全自动运行环境异常状况下的运营场景,提出了全自动运行环境全息感知系统方案,使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应急处置更加集成化、智能化,大幅提高全自动运行系统的环境感知和智能联动处置能力,以期为同类项目的设计、建设和运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