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75篇
  免费   583篇
公路运输   5631篇
综合类   4051篇
水路运输   2665篇
铁路运输   2250篇
综合运输   761篇
  2024年   156篇
  2023年   473篇
  2022年   440篇
  2021年   541篇
  2020年   422篇
  2019年   381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252篇
  2015年   494篇
  2014年   874篇
  2013年   820篇
  2012年   880篇
  2011年   988篇
  2010年   1065篇
  2009年   1001篇
  2008年   979篇
  2007年   944篇
  2006年   821篇
  2005年   597篇
  2004年   547篇
  2003年   478篇
  2002年   339篇
  2001年   318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1.
论述了越野车通过性能在越野车整车性能中的重要作用,考察了近年来越野车通过性评价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及现代汽车工业向信息化发展的趋势,经过一系列的调研提出了一个新的试验方法,即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越野车辆通过性试验和评价系统。在此基础上简要叙述了现代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在越野车的通过性评价试验中的可行性,然后结合实际的情况,给出一个方案设计和具体的实现步骤。最后指出了虚拟化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也必定在车辆通过性试验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2.
113.
手把焊接工作时产生锰烟,石家庄铁路机务段为了消除锰对工人健康的危害和大气的污染,安设了电焊通风净化机组,为探讨其作用,做了调查,评价如下。机组简介机组是一个立式长方体,旁侧吸气罩安装在机  相似文献   
114.
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工艺在沪宁高速公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沥青混合料的再生利用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有效的技术经济措施.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欧美国家已经开发出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并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也逐步引进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和有关设备.  相似文献   
115.
基于AHP的动力电源综合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并改进了层次分析法,用该方法对三种动力电源进行了总体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116.
乐烨 《中国水运》2003,(11):11-12
港口码头建设的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回收期长,仅仅依靠国家财政资助和港务局自身财力是无法解决的,因此,港口企业需要通过有效的融资渠道进行资金筹集.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港口类企业上市公司融资情况的研究,阐明股市融资是促进港口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7.
农用车辆整车振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基于虚拟仪器的车辆动力学测试系统,以ZY18CDF型拖拉机变型运输机为样车,测试了其在不同工况下的振动加速度。根据测试结果对拖拉机变型运输机的乘坐舒适性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发动机、路况、车速和载荷四个工况因素对整车振动特性的影响,为改进拖拉机变型运输机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8.
119.
为改善采石作业环境,降低粉尘浓度,保障职工身体建康,防止职业病发生,襄樊分局襄阳采石场应用湿式除尘法,对该场采石作业区进行了全面治理。经卫生防疫部门监测,各项数据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投入运用后,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一、概况襄阳采石场位于鄂西北地区,襄渝铁路与焦枝铁路交汇处的馒头山上,场区平均海拔250n。该场1970年开工投产以来,一直担负着襄樊铁路分局管  相似文献   
120.
郭鸿鹏 《中国铁路》2003,(12):53-55
详细介绍了欧美国家大型工程项目普遍运用的CM承发包模式。针对当前我国铁路工程建设规模日益庞大、工期要求日趋紧要、工程变更及索赔事件日渐增多,管理难度日趋加大等特点,借鉴国外成熟的CM承发包管理经验,探讨在我国铁路工程建设中应用CM承发包模式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模型,以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建设速度、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