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篇
  免费   40篇
公路运输   149篇
综合类   131篇
水路运输   260篇
铁路运输   107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基于三维非轴对称饱和弹性土层动力响应分析的基本解,推导出有限厚饱和土层和饱和半空间精确动力刚度矩阵,再由层间内界面连续条件建立三维非轴对称分层饱和土体总刚方程。该方法不要求对土体自然层(有限厚度)作薄层离散,也可方便处理层内荷载的影响;总刚方程可直接用于计算边界元法中边界积分方程要求的影响函数(GREEN函数)。  相似文献   
202.
饱和多孔介质冻融过程的混合物连续介质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混合物的连续介质理论,建立了冻融过程中饱和多孔介质的渗流场、应力场和温度场耦合作用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以多孔骨架位移、水头和温度为基本变量,包括水总质量守恒方程,总应力平衡方程和总能量守恒方程。该模型可简化为未冻区域内的三场耦合模型,两场耦合的渗流-弹性模型,热-弹性模型和热-渗流模型,以及单场作用的渗流模型,弹性模型和热传导模型。  相似文献   
203.
城市地铁旋喷桩施工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云生 《隧道建设》2007,27(3):84-87
介绍了北京地铁五号线某区间暗挖隧道在富水饱和土体中施工时,在隧道地面两侧施做竖向旋喷桩,形成隔水桩墙,结合洞内施做水平旋喷桩形成隔水围幕,最终达到了“改良地层,控制变形;形成隔离,抑制水患;综合治理,保障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4.
综合信息     
, 《西部交通科技》2012,(9):I0006-I0007
中国首艘300米饱和潜水母船交付使用 8月6日,我国首艘300米饱和潜水母船“深潜号”在山东青岛正式交付给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使用。这艘亚洲领先、世界一流、国内首艘深潜水支持船的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海上大深度潜水、抢险救援打捞能力得以显著提升,也使中国深水工程作业能力向世界先进水平迈出坚实一步。  相似文献   
205.
206.
振动注浆中的沙土液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振动注浆是处理软弱地基的一种新的施工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振动机具的冲击振动,在砂土地基内形成软化区,然后利用注浆管将浆液压入砂土中。在该施工工艺中,振动是取得较好施工效果的关键技术之一。着重进行振动力作用下饱和砂土地基的响应分析,从有限元计算、解析分析和工程经验三个角度进行研究,三种方法各有优缺、互为补充,以期为施工工艺提供良好的施工参数。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 首先采用目前国内较先进的微机控制动三轴仪,利用其可以适时采集和储存数据的优势,对砂土的实验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该过程中孔隙水压力发展、轴向…  相似文献   
207.
蔡波 《中国港湾建设》2007,(4):11-12,50
为了探讨饱和软粘土地基沉降速率的计算方法,根据饱和软粘土应变固结度与应力固结度的近似关系,推导出地基沉降速率的计算公式,提出了饱和软粘土地基沉降速率的计算方法,所得结果与工程实测数值相符。结果表明:软土层超固结比对计算结果有较大影响,计算时应根据地质资料及地区经验合理选择各土层超固结比。  相似文献   
208.
1991~1992年进行了两次共8人次干舱模拟20、40m饱和暴露及其脱险减压方法的人体实验研究。在20m空气饱和暴露后直接出水,在水面进行压力转移,6人次中出现皮肤瘙痒和关节疼痛4人次,当再加压回到20 m后,症状消失,水面间隔时间为9~15min。在4人次40m空气饱和暴露后先直接减压到22m,再用24h缓慢减压到20m,然后进行水面转移,结果未发现任何减压病症状。实验期间还观察了高压下人体自身的实际耗氧及高分压氧对肺部的影响,实验结果为今后现场实际应用的饱和脱险减压方法、减压程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9.
2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