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8篇
  免费   132篇
公路运输   1357篇
综合类   1108篇
水路运输   1548篇
铁路运输   2862篇
综合运输   125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216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285篇
  2012年   391篇
  2011年   417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347篇
  2008年   365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305篇
  2004年   315篇
  2003年   247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69篇
  1996年   198篇
  1995年   218篇
  1994年   156篇
  1993年   126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6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对比了“动力集中”与“动力分散“两种形式的高速客车的利弊,讨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高速客车的模式和开发设计的原则;并针对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和总体开发设计方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2.
工作时受交变应力的作用,高速线材轧辊断裂问题时有发生.文章利用模糊可靠性理论,探讨在随机变量和模糊变量组合时轧辊的模糊可靠性设计方法.设计实例和生产实践证实了该方法具有优化设计的效果,使轧辊使用寿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3.
104.
讨论了京沪高速运输系统的模式选择问题,介绍了该运输通道的交通需求预测结果,分析了北京-上海之间建设磁浮铁路的可能性,并与高速轮轨列车线路作了对比。结合北京-上海之间的航空网络状况以及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预测情况,认为磁浮列车将与航空进行竞争,而不是与高速轮轨列车进行竞争。北京-上海之间的交通通道中在轮轨列车与磁浮列车这两者中择其一的思路是不当的。中国应加速高速轮轨列车系统的建设。在大的交通通道中,采用磁浮列车的方案是可行的,它的建设启动应在2015-2020年之间。  相似文献   
105.
106.
灰色聚类决策问题是根据若干指标将一些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的问题。由于巫奉高速沿线地质条件复杂.造成沿线滑坡岩土体的结构与物理力学性质表现出不连续性和高度的非线性等特点。在危险性综合评估中,把公路沿线滑坡的地质环境条件作为一个灰色系统进行研究,找到对滑坡稳定性起主导作用的因素,用灰色聚类法进行危险性等级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7.
日前,第16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指定用车交接仪式在沪宁高速阳澄湖服务区举行。刚刚荣获中国名牌的海格客车再次被大型文化活动选中,成为于10月23~28日在苏州举办的金鸡百花电影节指定用车。  相似文献   
108.
磁浮交通项目造价已成为目前社会各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通过上海磁浮示范运营线工程造价的研究分析,从系统学的角度思考关于高速磁浮系统造价的表现特征,指出对造价技术经济指标表现出的整体涌现性是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9.
客运专线道岔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树国  顾培雄 《中国铁路》2007,(8):21-24,28
国外高速铁路设计理念以安全性为第一要求,以提高旅行舒适度为首要设计指标。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客运专线道岔建设和运营实践,提出我国客运专线道岔技术方案,对250km/h和350km/h客运专线道岔技术特点、道岔的主要设计参数和平面线性、通用性进行了分析,提出客运专线道岔结构中转辙器、辙叉、道岔区轨下基础、扣件系统、转换和锁闭设备的技术性能和要求,并根据试验结果优化道岔设计,推进道岔的升级和更新换代。  相似文献   
110.
铁路客运专线技术新,标准高,工程庞大,系统复杂。经研究和论证,提出客运专线建设总体技术路线,分析了铁路客运专线在速度目标值、线路平纵段面、路基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轨道工程、站场等方面的主要技术特点,并围绕无砟轨道和高速道岔设计理论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开展研究。通过采用CFG桩、预应力管桩等设计和工程措施,控制路基沉降,建立路基沉降变形精测系统网,定期观测与评估。对桥梁基础沉降与梁的徐变,采取基础沉降控制、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变形控制和区域沉降地区的桥梁沉降控制等措施。隧道施工采用台阶法、交叉中隔壁法和双侧壁导坑法,衬砌采用复合式衬砌或整体式衬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