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9篇
  免费   339篇
公路运输   798篇
综合类   1038篇
水路运输   5225篇
铁路运输   512篇
综合运输   215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330篇
  2012年   460篇
  2011年   425篇
  2010年   439篇
  2009年   414篇
  2008年   390篇
  2007年   312篇
  2006年   367篇
  2005年   362篇
  2004年   377篇
  2003年   297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233篇
  2000年   215篇
  1999年   189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珠江水运》2015,(1):1
<正>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12月28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17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航道法将于2015年3月1日起施行,共分7章48条,分别为:总则、航道规划、航道建设、航道养护、航道保护、法律责任和附则。法律明确,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全国航道管理工作,并按照国务院的规定直接管理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要干线航道和国际、国境河流  相似文献   
172.
船运物流运输过程中,经常碰到航运路线有多条,或受外界因素影响航线需要调整的状况。此时需要航道调度系统对航道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给出当下的最优航道选取方案。但是,现有的航道选取算法存在数据分析处理慢,多资源航道数据融合度差的问题。因此,将云计算技术作为算法的核心,提出云计算的船运物流运输中智能航道选取算法设计。通过引入KDUFN-YUN云端航线资源融合算法,完成对航道客观数据与云端数据互通;接着,在云计算的基础上引入最优选取算法,对云计算下融合的航道数据进行最优选取;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证明提出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3.
174.
从规模效应的角度来看,单位货物的造船成本、燃油成本及其他营运成本的下降将使大型船舶相对于中小型船舶而言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然而,马士基航运去年10月宣布停航一艘18270TEU型船的举动表明,大型船舶理论上的规模优势正在受到航运实践的质疑。从国际航运实践来看,大型船舶的规模化优势是以船舶满载为  相似文献   
175.
176.
针对经典人工蜂群算法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易于陷入局部极值,且寻优过程收敛速度较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约束优化的改进人工蜂群算法.通过设计变异算子来增大极值在陷入局部最优时的跳出概率,提高机器人路径规划的收敛能力.在机器人路径规划上,对文中方法、遗传算法、A*算法以及经典人工蜂群算法进行性能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能有效避免路径规划中的局部极值,减少机器人路径规划时间损耗,提高了路径规划效率.  相似文献   
177.
为构建客货船舶协同动态运行控制技术体系,以经典航道通过能力模型为基础,构建基于游览船运营特征(发船高峰性和航线集中度)的航道通过能力模型.根据黄浦江游览核心区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数据,对所提出的航道通过能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文航道通过能力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价研究区域的实际航道通过能力.游览船发船高峰时期与现有航线规划条件下,黄浦江游览核心区航道通过能力(76艘/h)趋近饱和状态;当过境船到达超过69艘/h时,建议海事相关部门采取“错峰”航行等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78.
为解决因船体碰撞而造成的航行轨迹偏离问题,提出船舶航行轨迹的实时检测与校正数学模型。通过分析内河航道特征的方式,处理各航迹间的分区关系,完成船舶航行轨迹的实时检测关系定义。在此基础上,提取必要的航行轨迹节点,按照微簇特征向量的确定原理,计算校正时间复杂度的实际数值,完成船舶航行轨迹的实时检测与校正数学模型研究。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Spark检测手段相比,应用新型数学校正模型后,轨迹点的定航偏向系数降低至1.36,避免了因船体碰撞而造成的船舶航行轨迹偏离行为。  相似文献   
179.
《中国水运》2021,(1):35-35
1月25日-26日,由长江宜昌航道工程局承建的长江干线武汉—安庆段6m水深航道整治工程I标段(以下简称武安段I标)第三批单位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据悉,牧鹅洲边滩护滩带工程于2019年8月开工建设,2020年12月完工。主要建设内容为在牧鹅洲边滩上新建3道长达622m(含勾头长268m)、970m(含勾头长336m)、729m,宽达180m、160m和180m的护滩带,并对护滩带根部岸线进行守护。  相似文献   
180.
《中国水运》2012,(6):65
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大力开展基础研究工作,以一流的科研水平为内河水运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取得了不俗业绩。(1)联合重庆交通大学成功申报国家内河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内河航运技术领域的第一个国家级研发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