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32篇 |
免费 | 138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470篇 |
综合类 | 447篇 |
水路运输 | 450篇 |
铁路运输 | 358篇 |
综合运输 | 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5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43篇 |
2021年 | 68篇 |
2020年 | 86篇 |
2019年 | 56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41篇 |
2015年 | 46篇 |
2014年 | 132篇 |
2013年 | 91篇 |
2012年 | 139篇 |
2011年 | 138篇 |
2010年 | 119篇 |
2009年 | 103篇 |
2008年 | 98篇 |
2007年 | 104篇 |
2006年 | 88篇 |
2005年 | 51篇 |
2004年 | 40篇 |
2003年 | 39篇 |
2002年 | 24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38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1.
A组填料在京沪高速铁路路基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段的填筑并收集数据,以确定应选用的填料,同时对规范中的个别数据做了证实,以数据选择机械设备及设备组合,确定路基压实遍数、填料的松铺系数等。介绍了路基施工工艺,以及对选料及试验段施工的体会。 相似文献
312.
通过对华盛顿地铁的实地考察,详细介绍华盛顿地铁的线路、车站的特点,阐述其在设计、运营、服务、节能等方面的主要理念以及实际措施,分析主要优缺点,并且对我国未来地铁的建设和运营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13.
皇甫云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0,(5):116-119
以北同蒲韩家岭至应县增建四线工程为例,介绍提速或新建自动闭塞区段,车站股道有效长超过轨道电路极限长度而需分割为两个轨道区段,以及正向发车进路与反向接车进路共用发送器且载频自动切换的ZPW-2000A站内电码化电路特殊设计的原理及遵循的设计原则。以一个车站为例,阐述了该工程电码化的特点及原则,分析了电码化各个单元电路的原理,并针对车站股道分割及载频自动切换特殊情况下的电码化设计给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14.
本文介绍了微机监测系统技术条件(运基信号[2006]517号)对ZPW-2000A无绝缘移频轨道电路监测采集内容的规定,探讨了在ZPW-2000A轨道电路故障分析和辅助维修应用中对监测采集数据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15.
武广客运专线采用无碴轨道形式,要求工后沉降不大于15 mm,路基作为控制沉降的重点部位,必须按"土工结构物"的理念组织施工。设计上对路基的填料要求采用A、B组料,XXTJV标段管区碎石类A、B组料短缺,无法满足施工要求,但沿线其它区段砂砾石储量丰富,为此对砾石类A、B组料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并提出了满足武广客运专线要求的砾石类A、B组料组成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316.
为解决地质建模软件Earth Volumetric Studio(EVS)存在的地层建模方法无法对钻孔揭露地层比较复杂的情形进行层序划分,岩性建模方法无法生成连续光滑的层间界面等问题,以南宁市轨道交通3号线青秀山站至博艺路站区间段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同时具有表达复杂透镜体和清晰的地质层面能力的EVS地层-岩性建模方法。通过工程实例将该方法分别与地层建模和岩性建模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和交叉验证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地层-岩性建模方法建立的模型比单独使用地层模型和岩性模型更能反映实际的地质情况,且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模型的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较地层建模方法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17.
318.
Intergraph Smart 3D软件的电缆敷设功能在化工电力行业应用较为广泛,考虑到邮轮电气生产设计中的电缆具有长度长(3 000 km~5 000 km)、种类多、通道网络复杂和分段敷设的特点,直接应用Smart 3D原生的电缆敷设功能进行电缆敷设存在较大的风险。从邮轮电缆敷设需求出发,对Smart 3D原生电缆敷设解决方案进行优化,充分考虑电气设计人员的使用习惯,基于贪心算法和单源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算法)优化算法解决断续托架的电缆敷设和电缆分区敷设最优路径选取的问题,提高电气设计人员的电缆敷设效率。 相似文献
319.
320.
李文华;王立国;周露露;关欣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7,14(8):1752-1757
目前,表面形貌的分析大多为二维分析,而采用二维粗糙度参数评价会丢失大量的信息,不能对继电器触头表面进行合理评价。为了能更准确表达触头的表面形貌,应用三维形貌测量仪对额定负载条件下动作20万次的铁路继电器的2对动、静触头进行观测,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三维形貌基准面,得到粗糙度表面函数,结合电弧对触头的影响,分析触头的表面形貌参数,分别得出触头表面形貌、电弧和三维参数彼此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