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95篇 |
免费 | 362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158篇 |
综合类 | 849篇 |
水路运输 | 1490篇 |
铁路运输 | 433篇 |
综合运输 | 1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42篇 |
2022年 | 67篇 |
2021年 | 116篇 |
2020年 | 151篇 |
2019年 | 108篇 |
2018年 | 100篇 |
2017年 | 125篇 |
2016年 | 97篇 |
2015年 | 153篇 |
2014年 | 268篇 |
2013年 | 239篇 |
2012年 | 327篇 |
2011年 | 352篇 |
2010年 | 269篇 |
2009年 | 211篇 |
2008年 | 230篇 |
2007年 | 320篇 |
2006年 | 275篇 |
2005年 | 176篇 |
2004年 | 95篇 |
2003年 | 77篇 |
2002年 | 44篇 |
2001年 | 34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芒稻河特大桥主桥为(77+3×130+82)m预应力混凝土刚构-连续梁组合体系桥,主墩基础位于深水区,承台施工时抽水最大水头达18.7m。采用钢板桩围堰施工承台,围堰最大平面尺寸为45.6m×16.8m,采用拉森Ⅳw型钢板桩,单根桩长36m,围堰内设置5道内支撑。采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围堰3个主要施工工况下钢板桩和内支撑的变形、应力,以及围堰封底抽水完成工况下封底混凝土的抗浮安全系数和应力,计算结果均满足要求。施工时,采用定位导向架和平面定位框限位插打钢板桩,内支撑采用工厂拼装现场分层整体吊装、水下抄垫等工艺,应用水下分阶段吸泥、水下二次封底等施工技术,实现了深水钢板桩围堰快速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362.
海河隧道泡沫-水喷雾系统在冬季寒冷条件下运行时,个别雨淋阀组出现局部结冰的现象,对隧道的安全运行造成一定影响。针对这一运营难题,通过现场实测温度及数据分析,对箱体保温进行散热量计算并实测加热功率,对隧道内不同部位的雨淋阀组制定不同的保温措施。得出如下结论: 1)寒冷地区隧道的泡沫-水喷雾系统雨淋阀组应考虑保温。 2)雨淋阀组的保温措施应结合实际情况,根据箱外温度,制定对应的保温措施。 3)洞口位置的雨淋阀组应设置电加热器保温。 4)设置电加热器的雨淋阀箱体,其热量损失与隧道内温度成反比;温度越低,散热量越大,能耗越大。 相似文献
363.
为阻止空气中CO2渗入混凝土以提高其耐久性能,在试件表面采取涂刷由正硅酸乙酯(TEOS)、乙醇和水配制成的纳米SiO2防护剂的方法,待充分反应后,测试试件吸水率和碳化深度并对试件横断面进行显微硬度检测。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配合比的防护剂均可降低砂浆吸水率和碳化深度,当防护剂配比为乙醇∶水∶TEOS=4∶1∶3时防护效果最明显,其中吸水率可降低73%,碳化深度至少降低50%;2)根据显微硬度以及碳化试验结果,试件表层硬度随着防护剂的渗入逐渐提高,其有效作用深度为1 mm-2 mm。结论是原位纳米SiO2防护剂可用于混凝土表层防护,可提高结构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364.
365.
366.
针对某给水管线穿越既有公路项目实际情况,对其安全审查和安全评价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得出安全审查和评价合格,能满足现行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要求,但仍需重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工作的结论,为类似工程项目施工提供可靠的参考和借鉴,进而从根本上保证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367.
CFC复频电导法与TEM瞬变电磁法是我国目前较为先进的隧道超前探水技术。以CFC与TEM在我国某铁路隧道中的应用为例,简述CFC与TEM的方法原理,并结合开挖实际情况进行对比。试验对比表明,CFC探水技术抗干扰能力更强,探水预报结果更为准确,特别是在电磁环境复杂的隧道。 相似文献
368.
污泥电解脱水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技术,在提升污泥脱水效率、实现剩余污泥减量化具有一定优势。基于上海某水质净化厂污泥电解脱水应用案例,介绍污泥电解脱水设备设计及运行参数、运行情况。与传统板框压滤脱水工艺和热干化工艺进行经济比较,运行能耗降低44%~56.7%,占地面积节约30%以上,运行管理更加便利。 相似文献
369.
370.
桃树坪隧道穿越富水粉细砂地层双导洞超前法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兰渝铁路桃树坪隧道为Ⅰ级铁路双线隧道,施工穿越上第三系富水粉细砂地层。为了解决由于出水量大,岩性软,成岩作用及稳定性差,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含水粉细砂层软化现象明显,常呈流塑状,无自稳性,造成大断面隧道施工极其困难的问题,结合桃树坪隧道3#斜井正洞围岩特点研究采用了双导洞超前法施工,通过导洞超前降水、先行稳固拱脚,解决了富水粉细砂层大断面隧道开挖困难、初期支护变形严重难以控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