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2篇
公路运输   57篇
综合类   109篇
水路运输   8篇
铁路运输   11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5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城市快速公交(BRT)专用道客运能力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分析车辆的制动过程出发,推导出在保证公交车辆安全和满足乘客基本舒适条件下公交车辆最小车头时距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理想道路交通条件下(即不考虑停靠站等因素的影响)快速公交系统专用道的理论客运能力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停靠站停靠能力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在考虑停靠站影响条件下BRT实际客运能力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不同车辆配置、不同停靠滞留时间和不同停靠泊位数所对应的BRT实际客运能力值.  相似文献   
52.
在对快速公交专用道形式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条件、优缺点、适用性等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此外,对不同类型公交专用道的特征以及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说明,给出了常用公交专用道的设计示意图.归纳了快速公交专用道规划实施要点.最后,对北京市南中轴路快速公交专用道以及三环路公交专用道的设置形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3.
54.
随着广州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压力不断增大,交通拥堵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日趋严峻,并可能成为广州在新时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目前广州城市交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每年高速度、大规模的路网建设与扩张,仿佛仍然不能满足城市交通增长的需求。其中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城市的交通结构不合理,公共交通系统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常规公交运量小、速度低的问题一直以来难以解决,而轨道交通建设周期长、运营成本高。因此,建设大运量、高速度、低成本的面向未来的城市快速公交系统,是解决广州当前城市交通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5.
本文通过对最优站址选择理论的研究结合我国多跨线桥路段道路实际情况,从运营和交通组织角度论证了在此路段设置立体式BRT中间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给出了初步的系统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56.
为了提高BRT的安全运行速度,以增强BRT的安全性、高效性为出发点,通过系统分析有无隔离设施、隔离设施的种类、隔离设施的安装方式以及驾驶员心理等影响BRT运行速度的因素,比较不同路段BRT运行速度的差别。结果表明,BRT在有物理隔离的专用道上的运行速度比无物理隔离专用道上高38.14%,比合用公交专用道高41.49%。  相似文献   
57.
快速公交系统的建设将很快在中国城市全面展开,对快速公交系统建设项目后评价体系的分析。是对建设项目后评价体系的深化。在分析我国城市快速公交系统后评价的研究现状基础上,建立了城市快速公交系统后评价体系,包括过程后评价、效益和影响后评价、可持续性后评价和综合后评价4个部分,并详细介绍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58.
何俊杰 《交通标准化》2010,(18):131-136
BRT系统以其便捷、经济、有效等优势吸引着国内外很多大中城市争相投资建立。芜湖市因其独特的区位优势,社会经济水平将会全面快速发展,在不具备发展地铁、轻轨等现代交通的条件下,发展BRT是芜湖市促进公交快速运行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59.
构建了BRT信号优先的元胞自动机仿真模型,并进一步研究了不同信号优先控制策略下BRT对交叉口车流的影响.首先,结合北京市快速公交1号线和义农场站交叉口现状信号,标定了模型的参数并验证仿真结果的有效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单独采取绿灯延长信号控制、单独采取红灯早断信号控制和同时采用两种信号控制三种BRT信号优先策略进行了...  相似文献   
60.
本文首先对基于预信号控制的十字路口BRT车辆优先通行进口道设置方法、BRT车辆停靠规则、主信号与预信号停车线之间的距离进行了研究,然后对主信号相位、相序及其与预信号配时的相互协调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基于预信号控制的十字路口BRT车辆在时间上享有优先通行权的设置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