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7篇
  免费   93篇
公路运输   1354篇
综合类   883篇
水路运输   1420篇
铁路运输   646篇
综合运输   4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6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71.
基于道路集成CAD系统弯坡斜桥坐标高程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公路设计中弯坡斜桥坐标高程计算方法研究情况,阐述了弯坡斜桥坐标高程计算主要内容和一般原理。从软件集成化思路出发,介绍了基于道路集成CAD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弯坡斜桥坐标高程计算功能程序的开发方法和数据组织。  相似文献   
972.
利用大型高精度三维坐标机对曼客模型进行测量,并通过CAD生成三维和二维图。测量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尽管客车模型很小,按1:1尺寸放大后计算误差很小,测量结果精度较高,为进一步设计提供精确的数据和依据。  相似文献   
973.
车体焊装胎具CA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车体焊装CAD系统,给出焊装胎具的CAD设计方法;提出焊装胎具设计的标准化问题。  相似文献   
974.
快速成型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快速成型技术利用所要制造零件的三维CAD模型数据直接生产产品原,并可方便地修改CAD模型后重新制造产品原型,介绍了快速成型技术的原理和实现方法,讲述了叠层制造,光固化立体成型,熔融沉积制造等快速成型制造方法。详细阐述了快速成型技术在汽车设计开发和生产制造中的应用,具体应用于零件设计原型的快速制造,发动机试验研究,快速模具的制造,指出快速成型技术是降低汽车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75.
976.
977.
橡胶扭力轴套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逐渐取代扭杆等传统悬架形式在全地形履带车中得以应用。扭力轴套的扭转刚度决定了悬架的减振性能,进而影响整车平顺性表现,目前尚缺乏从全地形车整车平顺性角度出发的扭转刚度模型。结合橡胶扭力轴套悬架结构特点,从橡胶元件的非线性特性出发建立扭转刚度的理论模型,并结合整车动力学模型,以路面不平度作为激励输入计算平顺性指标,建立扭转刚度参数的响应面模型并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扭转刚度模型提高了全地形车的平顺性,为全地形履带车橡胶扭力轴套的扭转刚度特性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8.
以上海市松江有轨电车2号线的综合有轨电车管理系统为研究对象,对该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分析。运用VC++编程技术、SQL数据库和MFC技术,对仿真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有轨电车模拟运行、时刻表管理、运行图生成和HMI界面进行了仿真实现。该仿真软件直观地展现了有轨电车运行过程,可以用于调度人员培训及一些关键技术研究,如有轨电车运营时刻表调整算法。  相似文献   
979.
980.
轨道交通客流的日益增长使乘客在网络上的出行可达性受到影响,当轨道交通处于客流饱和时乘客存在无法上车而被迫留乘的可能性。为分析轨道交通网络可达性的动态变化特征,建立考虑客流饱和条件下的轨道交通网络动态可达性的评价模型;模型以轨道交通网络拓扑结果作为可达性的空间特性,以列车运行计划作为其时间特性。在深圳轨道交通网络上进行案例分析,通过网络客流和列车运行计划,得到乘客在网络上的期望旅行时间,继而得到OD对及车站的可达性指标。结果表明,目前的轨道交通网络中客流需求更大的车站往往配备较好的列车运输能力,以提高可达性,但是受限于列车开行间隔,客流饱和条件下的部分热门车站动态可达性较低。提出可达性评价方法,可用于评价网络中的客流需求与列车运行计划的匹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