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4篇
  免费   70篇
公路运输   290篇
综合类   915篇
水路运输   328篇
铁路运输   178篇
综合运输   17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 毫秒
821.
运用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渐进分化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等,研究分析中国建筑史教育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的设计,进而探讨实例教学方式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方式、随机进入教学方式、基于Internet的探索式教学方式、课堂讨论、协同等教学方式在中国建筑史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22.
职业院校教育不够强、质量不够高,原因之一是职业教育中的"三教——教师、教材、教法"存在问题。"三教"改革是推进课堂革命、实现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1])。本文就"教法"方面对汽车专业汽车服务礼仪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与研究,旨在增强高职院校汽车服务礼仪专业教师的授课能力,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汽车专业学生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企业需求且具备一定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合格毕业生。  相似文献   
823.
课堂教学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教学质量,也直接影响到教育的发展,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革命,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教学改革的基本精神,也是举办合格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文章在阅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明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革命”的内涵,阐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特征,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革命的“12122”路径,为后续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24.
力学子单元模型在蠕变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把力学子单元模型引伸到蠕变分析工作中,采用一系列表示稳态蠕变的“子层”来模拟瞬态蠕变,避免了蠕变应变率的奇异性和时间变量的转换等问题,克服了“直接法”和“间接法”的不足,以及直接采用力学子单元模型难以确定各力学子层材料参数的困难。算例表明,本文模型提供的计算结果与理论解和已有的数值解均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825.
This article is focused on assessing the efficiency of six major Nigerian ports from 2007 to 2013 by applying a two-stage fuzzy-based methodology adequate to handle imprecise data. More precisely, fuzzy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models for traditional assumptions with respect to scale returns are employed to assess the productivity of Nigerian ports over the course of time. In the second stage, fuzzy regressions based on different rule-based systems are used to predict the relationship of a set of contextual variables on port efficiency. These contextual variables are related to different aspects of port service level, berth utilization, accessibility, cargo type, and operator type. The results reveal the impact of operator and cargo type on efficiency levels.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Nigerian ports are derived.  相似文献   
826.
针对上下游两个内河港口之间的竞争问题,考虑相邻港口同时选择单一定价、单一定价-差别定价、差别定价-单一定价和差别定价4 种竞争策略情形下,运用Hotelling 博弈方法,在考虑港口之间水运成本的情况下,对不同竞争阶段港口的均衡价格、市场份额和利润进行了比较. 研究表明:港口的均衡结果与两港的位置和水上、陆路单位运费率之比有关;只有单一港口选择差别定价时,其可以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分别以不同阶段的市场份额、利润作为支付函数,上下游港口的纳什均衡均为差别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827.
针对在线餐饮订单量激增及订单到达非均匀分布导致的调度不合理与资源浪费等问题,提出顾客提前下单与动态实时下单相结合的下单模式,研究此模式下订单配送优化. 考虑在线餐饮订单配送优化具有的动态VRP和多回程VRP属性,以最小化配送成本为目标,建立带有软时间窗的整数规划模型. 设计基于插入算法和2-opt 邻域搜索的混合启发式算法求解模型. 通过算例,分析提前下单顾客比例、提前下单时长等因素的影响. 结果表明,单个因素的增加会降低配送成本,当两者同时增加,因系统达到饱和使配送成本不升反降,因此要调整措施使顾客下单情况与系统配送能力相适应.  相似文献   
828.
铁路集装箱装载布局逐步发展成为在不同规格和不同类型货物混合平衡装载制约下追求装载空间容积和载重量综合利用率最大化问题,其研究对货物高效安全运输尤为重要。本文针对铁路集装箱混合货物平衡装载布局问题,给出铁路集装箱装后重心平衡和集重容许弯矩约束量化方法,以集装箱综合利用率最大化为优化目标,构建铁路集装箱混合货物平衡装载布局优化模型;区别于直接将货物构造为货物块的方法,给出了一种基于混合货物分类方法和待装货物结构判断指标的货物块单元构造方法,并设计一组货物块单元选择和放置方法及剩余空间更新规则,提出铁路集装箱混合货物平衡装载布局优化算法。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保证集装箱装载空间容积和载重量的平均综合利用率不低于87%的同时,有92.8%和97.87%以上的概率满足装载重心平衡和集重容许弯矩约束,可有效提高货物块与剩余空间适配度,客观反映装载空间利用情况,并达到平衡装载要求,为铁路集装箱货物装载布局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29.
在城市道路交通中,信号交叉口区域内车辆频繁停车启动的现象,加剧了整体交通流的能源消耗、污染排放与车辆延误。为了减少信号交叉口启停波现象对整体交通流产生的负面影响,以面向未来人工驾驶车辆(HDV)/智能网联车辆(CAV)混合构成的新型混合交通环境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出发时刻预测的生态驾驶方法,通过优化CAV的驾驶轨迹,减少交叉口区域的车辆延误和能源消耗。首先,对混合交通流的基本图模型进行了分析,根据启停波影响范围,划分CAV通过交叉口的驾驶场景;然后,建立了子区渗透率对饱和车头时距的影响关系,预测了CAV以当前饱和车头时距通过交叉口的时间;最后,结合车辆与交叉口的距离,利用分段三角函数模型,生成其通过交叉口的速度限制曲线,并将优化速度嵌入到智能车辆的跟驰模型中作为限制速度,从而使CAV在无法通过当前绿灯窗口的条件下,实现提前减速,在通过交叉口区域后解除速度限制,切换回自身的跟驰模型。此外,还提出了平均综合效能这一指标来综合评价驾驶策略在效率和能耗2个方面的性能,并将提出的基于出发时刻预测的生态驾驶方法与传统网联车辆控制方法、经典交叉口节能控制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出发时刻预测方法可以精确预测CAV在交叉口的出发时刻,有效减少车辆的能源消耗与污染排放,同时提高信号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在渗透率大于60%情况下,该方法对系统效能的提高达到12%左右,在10%渗透率条件下也可以达到6%的效能增益;在交通饱和流率在0.5~0.9的范围内时,系统的效能增益较明显。  相似文献   
830.
Prior research has estimated the impact of an autonomous vehicle (AV) environment on the mobility of underserved populations such as adult non-drivers. What is currently unknown is the impact of AVs on enhancing the mobility of children who are also mobility disadvantaged, as child passengers are likely part of AV ridership scenarios in the perceivable future. To address this question, our study collected perceived benefits and concerns of AVs from a US convenience sample of parents whose children relied on them for mobility. We found that parents’ intentions to travel in AV and their technology readiness as well as parent (sex, residence area) and child (age, restraint system) demographic profiles were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potential AV acceptance and impact. In addition, two groups of potential AV users emerged from the data: the curious and the practical. This study addresses a gap in the literature by assessing parents’ perspectives on using AVs to transport children. The results have great potentials to guide the design of mobility features, safety evaluations, and implementation policies, as a decline in public interest in AVs has been recently docum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