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篇
  免费   16篇
公路运输   165篇
综合类   94篇
水路运输   137篇
铁路运输   70篇
综合运输   6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01.
国产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在苏通大桥北引桥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材料已逐步应用于水泥混凝土桥梁。该文结合苏通大桥北引桥工程实际,对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材料性质,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应用效果作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502.
为解决圆锥面组合特征曲面喷枪轨迹优化时涂层均匀性较差的问题,根据圆锥面的几何特点,给出了 圆锥面上的喷枪轨迹生成方法.基于喷枪3D模型在圆锥面上的喷枪轨迹优化方法,讨论了圆锥面组合时面片交 界处的喷涂轨迹优化方法,建立优化目标函数,并优化了相关的喷枪参数.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涂层厚度满 足涂层质量要求;与一般方法相比,其涂层厚度最大值、最小值与理想值间的误差分别降低0.4和1.0m;同向 面片组合时的涂层厚度最大值、最小值与理想值间的误差比反向时的误差分别降低0.8和1.4m.   相似文献   
503.
该文结合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在江门市迎宾路路面加铺沥青层工程的应用,论述了玻璃纤维土工格栅的防裂机理,介绍了工程中的应用层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处理、玻璃纤维土工格栅施工工艺等.  相似文献   
504.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纤维同步封层施工工艺的施工条件、适用范围,重点阐述纤维同步封层技术的施工工艺和具体的施工过程;实践证明,纤维同步封层有效解决了路面龟网裂病害,提高了路面的耐磨性,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05.
在山区河流建桥,经常碰到因水流冲刷造成岩面裸露而无覆盖层的情况,对吉首至怀化高速公路舞水大桥对该种地质情况处桥梁施工工法进行了简要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6.
利用SEM、EDX和XRD等方法分析了在点焊镀锌钢板时球形电极表面熔敷TiC涂层对电极失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点焊镀锌钢板时,球形电极的失效机制,主要是电极和镀锌板之间局部焊接的断裂发生在电极表面而导致的电极磨损,以及电极和镀锌板表面的锌之间的合金化。表面涂敷TiC的CuCrZr电极的寿命(1200点)是CuCrZr电极寿命(500点)的2.4倍,表面处理能提高电极寿命的主要原因是,在点焊镀锌钢板时表面涂敷的TiC层能阻碍电极和镀锌板之间的局部焊接和阻碍电极和镀锌板表面的锌之间的合金化。  相似文献   
507.
[目的]潜艇外壳表面敷设的水下吸声覆盖层在高静水压力作用挤压后的形状、材料参数都会发生改变,使吸声性能受到较大影响,故研究此影响对于潜艇声隐身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考虑空腔内压力对静压下覆盖层形变的作用及吸声性能的影响,基于轴对称有限元仿真,计算含圆柱形空腔水下吸声覆盖层的单胞变形;将形变量导入吸声覆盖层的一维理论模...  相似文献   
508.
用SEM、XRD等分析技术,研究了电弧喷Al涂层、Zn涂层及A1-Zn伪合金涂层的显微组织和相组成,测试了三种涂层的力学性能和在有机酸及中性盐介质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Al涂层的结合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均优于Zn涂层和A1-Zn伪合金涂层.  相似文献   
509.
A hybrid ship hull model made with a steel truss and composite sandwich panels was tested and analyzed with the goal of gaining insight into how well this structural concept holds up after major damage. One of the ideas of the concept was to mount the sandwich panels to the steel truss such that they can be blown out in a controlled fashion to ventilate a large internal blast. The hull should be designed to have sufficient strength for the ship to reach a port safely even after such extensive damage. A 6-m model of such a hybrid ship hull, consisting of a stainless steel truss and 60 composite sandwich panels, was manufactured and mechanically tested. A number of panels were then removed one by one and the hull was retested to the design load after each panel had been removed. The removed panels simulated major damage. After nine panels had been removed, from all the different areas of the hull, it could still carry the design load, although with considerable nonreversible deformations of the hull girder. The hull was eventually loaded to final failure, which occurred at 25% above the design load.  相似文献   
510.
本文述及了混杂复合材料制灭雷具壳体铺层的优化设计及其结构响应分析问题。分别给出了灭雷具平行中段壳体临界承载能力的上、下限值,灭雷具平行中段壳体铺层的优化设计结果,以及整个灭雷具壳体的强度与稳定性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