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篇
  免费   20篇
公路运输   174篇
综合类   201篇
水路运输   116篇
铁路运输   132篇
综合运输   8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81.
陈博  曹蕾  杨杰 《水运工程》2018,(4):140-145
在采用载荷试验或原位试验的经验统计关系等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考虑的是对应于基本条件下的值;而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考虑的是承载力极限状态下的标准组合,即采用荷载设计值。针对这一问题,对水工挡墙在水平力作用下基础土体的破坏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埋深和宽度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带来的影响。采用引入基础深度修正系数的方法,使挡土墙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582.
大城市机动车快速增长导致行车困难,城市化进程将对交通供需形成更大的挑战,应用系统方法就如何使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根治大城市交通问题进行了探讨.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大城市交通主要矛盾及其程度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以科学思维的方法构建了交通科学发展观理念的内涵,系统科学的对大城市贯彻交通科学发展观的方法以及公交优先的思路、政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83.
经验模式分解方法在水下目标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经验模式分解在水下目标辐射噪声分析时存在的模式混叠问题,提出基于二进滤波的经验模式分解方法,研究了水下目标辐射噪声的分解和特征提取。仿真实验表明,基于二进滤波的经验模式分解方法能很好地抑制模式混叠。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海试数据分析,处理结果与直接利用经验模式分解方法相比,识别概率提高了6%,得到比较满意的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584.
基于系统动力学机制的航运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航运业作为由社会经济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系统的组成部分,采用系统动力学机制,分析航运与资源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文中描述了航运可持续发展的因果逻辑关系,在确定以航运供给量、航运短缺量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决策作用点的基础上,构造了航运可持续发展动力学模型,并给出了模型中有关系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585.
上海集装箱运输的现状与发展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调查上海集装箱港航企业基础上,分类地统计了有关上海集装箱运输的数据。基于对上海集运产业的认识,结合本次调查所掌握的实际情况,对上海集运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在软件建设方面,尽快形成综合开发队伍,提高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层次和开发速度;加快电子单证、电子签名等的技术研究与立法工作;开发更为完善的生产作业指挥系统。在企业发展战略方面,着重从稳定货源、加强合作、着力开拓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86.
我国铁路项目经济效益评估方法存在较多问题,如无法完全涵盖项目产生的效益范围、部分参数指标难以计量等,已无法适应当前铁路行业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从评估流程及所需指标等方面对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及中国的铁路经济效益评估方法进行总结对比,分析各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我国可借鉴之处.基于此,提出新的适用于我国铁路项目经济效益的评价办法,新方法基于交通预测,更侧重量化由环境因素引起的费用和效益,同时注重项目分配效果和项目周期内的环境、可持续性风险处理等问题,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87.
The focu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was to evaluate how the individual’s social characteristics and urban infrastructure impacts the usage of Private Motorized Modes (PMM). Based on individual and urban characteristics a multileve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possibility of commuting trip by private motorized modes on the rush time of 78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Also the selected cities were classified through 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the impact of and urban variables on the possibility of commuting trips made by private motorized modes (PCTP) was verified. Results showed a diverse range of variables related to the usage of PMM, as well as the urban structure and railway lengths being an important variable in travel behavior.  相似文献   
588.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characteristics and residents’ commuting behaviour using sample survey data from 106 cities in China. We found that the average commuting time of high-income groups i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of low-income groups. The increasing urbanization rate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commuting time and more residents using public transport for commuting. The increase in the urban population density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the commuting time and the possibility of commuting using non-motorised modes. Different urban characteristic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commuting patterns of residents within different income groups. The increased urbanization rate promotes the use of motorised modes for commuting in the high-income group, and shortens the commuting time of the low-income group. We also found that population density and neighbourhood-level factors have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commuting time of the low-income group compared to the high-income group. We suggest China’s urban planners should place emphasis on the commuting requirements of the low-income group by China’s urban planners.  相似文献   
589.
在分析已有运输通道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货物运输通道的合理规模进行研究,分为通道规模计算,通道中运输方式选择及合理通道规模模型的建立3部分,得出的货物运输通道规模能满足预测规划年的货流需求并留有一定的后备系数,对区域综合运输通道的建设规模研究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90.
伴随城市群建设进程的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呈多制式和网络化发展,多制式交通协同指挥系统是多制式交通协同运输的关键,提出打破传统各制式轨道交通间封闭的信息服务模式、运营组织方式及应急指挥体系,构建基于轨道快线、轨道普线和市域(郊)铁路多制式轨道交通一体化全方位监督和管理平台,并从管理体系、总体定位、系统架构、主要功能、支撑系统等方面提出适用的建设方案,充分发挥不同制式轨道交通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应,提升多制式交通的综合运输效率、协同处置能力以及乘客出行获得感,对现有交通网络化运营起到支撑和完善作用,并为后续多制式轨道交通协同指挥中心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