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38篇
综合类   40篇
水路运输   128篇
铁路运输   50篇
综合运输   1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建立了商用汽车双转向前轴车型液压系统中转向油泵控制流量的数学模型,通过实际车辆的装车试制和试验验证表明该数学模型和计算方式是可行、可靠的.  相似文献   
202.
三维球鼻艏入水砰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震  肖熙 《船舶工程》2007,29(4):61-64
基于有限体积法的数值仿真方法对三维球鼻艏的入水砰击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包含气水流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入水过程中流场的自由液面的变化、空气层的作用、纵向曲率和纵向速度对入水压力的影响等问题.结果表明,数值计算仿真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模拟三维球鼻艏入水过程中自由液面和空气层的变化情况,在相同有效冲击角处球鼻艏的纵向曲率对砰击压力也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3.
舰艇新型球鼻首结构设计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源源 《船舶工程》2007,29(3):58-60
从材料选型入手对舰艇新型球鼻首的结构设计进行探索,研究结构和声学性能要求,提出性能优良的球鼻首结构方案,以备新型舰艇球鼻首的实际建造和后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4.
文章介绍了某新型集装箱船艏侧推漏油故障检查、维修方案制定、修理及原因分析的全过程,提供了一种艏侧推维修检查的新程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5.
在分析球艏形状特征参数、特征曲线和曲面生成的基础上,介绍以Feature、Curve engine和Metasurface为特征机制的球艏参数化方法和实现过程。生成的曲面模型光顺、精度高,可满足工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6.
本文介绍90客位川江急流航段客渡船设计开发的环境特点、船型关键技术、总布置设计、船舶快速性、经济性和稳性指标等.该船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中已推广建造6艘,其航速与能耗均优于同类船舶,并全面提高了川江急流航段客渡船的安全保障系数,适合在内河急流航段客渡船中推广应用及更新换代,具有很好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07.
双转子混合动力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广奎  赵航  冯琦 《汽车工程》2007,29(2):97-100
开发出一种以双转子电机为动力耦合器的混合动力系统。样机试验证明该系统能够实现混合动力汽车所要求的各项功能,而且制造成本低廉。其特点是:发动机独立于车轮运转,可始终在高效区工作;发动机的动力主要通过电磁力直接传给驱动桥,仅有少部分动力经过机械能—电能—机械能的转换,降低了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损失;且该系统兼备无级变速器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8.
GSM-R系统双层网参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GSM—R系统小区重选和越区切换的几个网络参数,根据GSM—R双层网的特点和测试数据分析了GSM—R双层网网络参数设置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对双层网优先级的看法和网络参数设置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9.
二乘二取二安全控制平台包括二乘二取二逻辑运算单元,二取二开关量输入、输出单元,人机接口单元。逻辑运算单元由2块独立的CPU板构成二取二结构,2块CPU板通过板上硬件同步单元实现信息交互和同步,在软件上独立进行运算结果的比较,并通过第三方硬件比较器实现2块CPU板总线数据的实时校核,保证了双CPU比较的正确性。输入单元和输出单元中均设计了双套智能处理器,采用动态控制方式,在出现硬件故障时可导向安全侧。其中输入单元对现场继电器前后接点进行采集,输出单元输出采用双断方式,可实时检测板外混电情况。  相似文献   
210.
王林  沈炜炜 《船舶工程》2016,38(11):11-15
本文首先利用LS-DYNA建立各向同性粘塑性有限元数值模型,并结合ISO推荐压强-面积理论曲线和相关学者的实验数据,验证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其次,比较两种典型破冰结构的破冰机理和破冰效果,对破冰船在行进方向受到的阻力分别与首部外板倾角和水线面首部夹角的关系做了讨论。最后,分析了普通船舶船首与冰层碰撞时的损伤特点。结果表明:冰刀式破冰结构的破冰作业效率比压溃式更高,而压溃式破冰结构的安全性要比冰刀式更好;船舶与冰排相撞时,船首的易受损部位主要分布在首柱后侧临近区域和两侧船-冰接触区域,其中外板吸能最多,横向骨材吸收撞击时所产生的能量多于纵向骨材。因此,要结合实际航行水域的冰情、船舶功能和主机功率等因素,才能选取合适的破冰结构以达到最好的破冰效果;在破冰船船首设计和建造时,应增加船-冰碰撞区域船首外板的厚度,船首结构尽量采用横骨架式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