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95篇
  免费   168篇
公路运输   4782篇
综合类   1985篇
水路运输   2176篇
铁路运输   2410篇
综合运输   410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253篇
  2014年   607篇
  2013年   545篇
  2012年   757篇
  2011年   751篇
  2010年   735篇
  2009年   832篇
  2008年   959篇
  2007年   686篇
  2006年   646篇
  2005年   587篇
  2004年   617篇
  2003年   537篇
  2002年   332篇
  2001年   316篇
  2000年   309篇
  1999年   194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80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东南菱刮秉承优良的三菱整车工艺。扎实利落的车体线条,高耸的车身造型,营造出硬朗的视觉感;搭载1.3L和1.6L三菱高效发动机达到欧Ⅲ排放标准,率先透过国家二期燃油消耗排放法规,最大马力可达85匹,排量大,马力足,在车体设计方面,运用空间最大化原则,比传统微客大40%的车内空间,能弹性乘坐5-8人。  相似文献   
172.
通过介绍高原环境对电工电子产品的影响,阐述了制定高原电工标准的必要性,并简要介绍了制定高原电工标准的情况,结合高原电工标准要求和高原机车电工产品的运行特点,提出在设计制造的过程中,制定高原电工产品技术条件时需考虑的问题和应采用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3.
《成铁科技》2007,(2):F0003-F0003
由成都铁路局科研所研制的蓄电池充放电智能监测及酸碱雾净化系统由酸碱雾净化(中和塔)装置和单节蓄电池自动监测装置组成。酸碱雾净化装置将蓄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酸/碱雾废气由风机压入净化塔,经喷淋、吸收、中和反应后,在经脱液处理达到国家环境标准后排入大气。达到国家GB16297—1996(大气污染场综合排放标准)的排放标准。单节蓄电池自动监测装置运用计算机技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4.
编者的话     
从2007年7月1日起,全国正式实施国Ⅲ排放标准。从国Ⅱ到国Ⅲ,对于重货来说,需要一些关键技术。如:增加了对车辆冷起动时排放达标的要求,电控系统中需增加专门监测排放控制系统工作状态的功能——OBD车载诊断系统;油品质量也是满足国Ⅲ排放必不可少的条件。《解析国Ⅲ标准对重货行业的影响》对其做了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175.
近几年中国的客车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在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人性化等方面,与国际高端豪华客车产品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以"技术创造价值、质量赢得市场"为经营理念的福田欧V客车公司,立志改写这样的局面.近日,该公司针对国内外快速发展的高端旅游客运市场,精心打造出国际水准的12m系列豪华城间客车新品.  相似文献   
176.
近几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由于企业不断加大投资、建厂扩能,汽车产业产能过剩的苗头初现,并有不断加剧的趋势。正确判断某一行业是否存在产能过剩以及过剩的程度,是分析和把握产业运行趋势乃至经济走势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7.
178.
179.
180.
计量部门从事各类电子计数式频率计和计数式毫秒的检定工作,均依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349-84进行。电子计数的基本功能是直接测量频率、周期和时间间隔。规程规定对通用电子计数器的检定项目有:外观及工作正常性检查;石英晶体振荡器的检定;频率测量的检定;周期测量的检定;时间间隔测量的检定(包括单线输入方式和双线输入方式)。对前四项检定内容,一般都能按规程顺利进行。唯有对时间间隔的检定存在问题。规程中规定的测试方法,对于单线输入方式比较容易。但双线输入方式必须有一台标准时间间隔信号发生器,用以产生两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