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7篇 |
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79篇 |
综合类 | 160篇 |
水路运输 | 182篇 |
铁路运输 | 178篇 |
综合运输 | 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40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51篇 |
2011年 | 49篇 |
2010年 | 55篇 |
2009年 | 58篇 |
2008年 | 38篇 |
2007年 | 44篇 |
2006年 | 46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71.
为得到乌江航道千吨级标准船型的K、T指数计算经验公式,基于乌江航道和乌江千吨级船舶特点,提出适应于该船型的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研讨小组(Ship Maneuvering Mathematical Model Group,MMG)模型,利用船模试验资料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利用该模型对一系列千吨级船舶进行模拟仿真,得到Z形操... 相似文献
472.
473.
针对S700K双机牵引道岔在扳动过程中,若出现一台转辙机启动后发生停转,另一台转辙机仍能继续拉动尖轨转动,易造成转辙机部件和尖轨损伤的问题,对S700K电动转辙机总保护电路进行改进,使S700K双机牵引转辙机工作更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74.
在数据通信与网络中广泛采用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是从循环码中派生的缩短循环码,是一类很重要的检错码.CRC码是在信息码的后面加上几位校验码,以增加整个编码系统的查错纠错能力.本文根据调频多工数据广播(RDS)的基带编码格式的结构和特点,对现有的CRC码校验的并行算法进行此较和分析,实现(26,16)编码器.在Xilinx ISE 10.1平台下给出该编码的仿真结果,通过对其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得出一种适用于RDS基带信号的误码校验的CRC并行算法的逻辑编码. 相似文献
475.
针对交流传动数字控制系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控制器的处理速度的特点,提出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来解决算法复杂的问题,介绍了三电平SVPWM的拓扑结构和算法,描述了采用FPGA的实现方法。仿真和试验表明:仿真与试验波形是一致的,FPGA可以提高控制器处理速度。 相似文献
476.
介绍一种应用于地面信号系统的安全总线设计与实现。介绍该总线的系统功能与结构,以及基于FPGA技术的实现原理。该总线满足高安全完整性等级的地面信号系统的要求,基于该总线的列控设备已成功应用于列控中心、联锁、无线闭塞中心,设备符合SIL4安全等级要求。 相似文献
477.
针对转K7型副构架式自导向径向转向架, 通过相关结构受力与刚度串并联关系分析, 明确了决定其轮对径向装置抗剪刚度的几何和刚度参数, 构建了抗剪刚度的数学计算公式。基于车辆系统动力学分析技术, 确定了转K7型转向架轮对径向装置所需抗剪刚度为11 MN·m-1。考虑转向架结构实际受限条件, 对轮对径向装置各组成件的几何和刚度参数进行匹配设计。首先设计确定出对角斜撑角和连接杆轴向拉压刚度分别为42°和150 MN·m-1, 然后使用抗剪刚度数学计算公式导出所需的副构架结构横向刚度应不小于23.6 MN·m-1, 进而按该参数要求对副构架结构进行相应设计。考虑部件间接触配合关系, 建立了轮对径向装置的高仿真非线性有限元装配体分析模型。计算结果表明: 结构横向刚度为24 MN·m-1, 达到了轮对径向装置抗剪刚度的设计要求; 抗剪刚度为所需设计值11 MN·m-1, 验证了抗剪刚度数学计算公式和设计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78.
C2+ATO信号系统创造性地应用于珠三角城际铁路,满足了高密度、高速度和跨线运营的需求。本文介绍了CTCS-200K叠加ATO的车载系统架构,详细描述各个模块的作用和ATO新增功能,对CTCS-200K+ATO车载系统的应用特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79.
介绍了采用linux操作系统构建的TPX20显示器软件系统,描述了软件系统的整体架构、内核,并重点讨论了设备驱动和文件系统,以及就机车领域应用特点而进行的优化工作。目前,该系统运行稳定,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