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47篇
综合类   32篇
水路运输   35篇
铁路运输   1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进行了FRP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拉拔试验,试件的破坏形式为FRP筋滑移拔出及FRP筋断裂。试验结果表明,随着FRP筋表面加肋,锚固长度减少,混凝土强度提高,FRP筋与混凝土的平均粘结强度都有了提高。同时,对带肋FRP筋与光圆FRP筋的粘结滑移本构模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2.
文章采用有限元方法,以玻璃钢渔船帽形骨材的剖面顶角α的值为变量,建立系列有限元模型,比较分析它们在相同载荷和边界条件作用下的计算结果,探讨顶角对根部应力集中的影响。研究表明,帽形骨材腹板与壁板连接处的应力在一定范围内,随顶角α值的增大而减小,但大于某极值以后,又会迅速增大,即帽形骨材腹板与壁板连接处的应力存在着一个最小的极值点。文章的研究方法以及所得到的规律对玻璃钢渔船帽形骨材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3.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不同负载应力水平下短期加载的纤维增强塑料(FRP)布约束混凝土柱轴压性能进行分析,并与已有试验结果做了比较。分析表明:选择合理的分析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FRP布约束混凝土柱轴心受压性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带载应力水平下配筋率、混凝土强度、FRP约束刚度等参数对FRP约束混凝土柱承载力和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带永久性锚固措施的预应力纤维增强聚合物(简称FRP)片材加固混凝土梁桥时,采用局部加固方法;确定预应力FRP片材加固梁开裂后的有效惯性矩,将预应力视为外力,分析加固梁在不同加载情况下开裂至屈服阶段的FRP片材偏心距的变化,推导出预应力片材局部加固混凝土梁的跨中反拱和加载过程中的跨中挠度计算公式。采用文中推导的公式对预应力FRP薄板加固大比例混凝土梁在加载过程中的跨中挠度进行计算,预应力片材局部加固零载梁及局部加固负载梁的实测值与计算值吻合均较好。  相似文献   
55.
以试验为基础,结合中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中直接双线性法的原理,建立了加固结构的挠度计算公式,确定了关键系数,并将不同参数条件的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比较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这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预测预应力FRP加固钢筋混凝土受弯结构的挠曲变形.  相似文献   
56.
简要论述玻璃钢喷射成型工艺的原理、特点及其在KLQ6129客车玻璃钢覆盖件制作过程中的应用,对客车玻璃钢制品批量生产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7.
针对客车车身的生产特点及需求,从材料、结构、工艺方面全面阐述某客车玻璃钢前后围开发,分析玻璃钢材料、整体式玻璃钢前后围工艺在客车车身开发上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58.
T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梁内嵌FRP加固后抗弯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讨论了钢筋混凝土粱表层嵌入(NSM)纤维增强材料(FT沪)抗弯加固后的破坏形态,基于平截面假定和规程推荐的材料应力一应变关系,分析了T形截面加固梁弯曲破坏时的各种极限状态,提出了相应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和界限破坏发生条件,其计算结果与作者及国外已有试验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9.
FRP筋的特点及其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纤维增强塑料是一种高强、轻质、耐腐蚀、耐疲劳的新型复合材料。近年来,纤维增强塑料代替钢筋和预应力钢筋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结构之中。本文将就国际和国内对这一新技术的研究情况进行一些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60.
该文在分析目前国内外公路桥梁运行现状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几种国内外旧桥加固的新技术——复合材料(FRP)加固技术、SRAP法加固技术、植筋加固桥面技术、填芯法加固技术和直接喷涂法加固技术,并评述各自优缺点。最后在评述以上新技术以及其他已成熟应用技术的基础上,给出桥梁加固工程的几点实际应用原则,并展望了未来加固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