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篇
  免费   20篇
公路运输   189篇
综合类   89篇
水路运输   115篇
铁路运输   295篇
综合运输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A potential solution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the transport sector is the use of alternative fuel vehicles (AFV). As global GHG emission standards have been in place for passenger cars for several years, infrastructure modelling for new AFV is an established topic. However, as the regulatory focus shifts towards heavy-duty vehicles (HDV), the market diffusion of AFV-HDV will increase as will planning the relevant AFV infrastructure for HDV. Existing modelling approaches need to be adapted, because the energy demand per individual refill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for HDV and there are regulatory as well as technical limitations for alternative fuel station (AFS) capacities at the same time. While the current research takes capacity restrictions for single stations into account, capacity limits for locations (i.e. nodes) – the places where refuelling stations are built such as highway entries, exits or intersections – are not yet considered. We extend existing models in this respect and introduce an optimal development for AFS considering (station) location capacity restrictions.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pplied to a case study of a potential fuel cell heavy-duty vehicle AFS network. We find that the location capacity limit has a major impact on the number of stations required, station utilization and station portfolio variety.  相似文献   
92.
IntroductionMobile Agents equipped with intelligence,of-fer new technology that helps automate NetworkManagement activities,which are increasingly be-coming complex due to exponential growth of in-ternet users,and thus demanding higher levels ofhuman manager expertise and involvement.Well-known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 that areused to monitor and manage network devices in-clude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 SN-MP) and 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roto-col ( CMIP) ,SNMP be…  相似文献   
93.
深圳市汽车拥有量与机动化出行需求迅猛增长,迫切要求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规划在市区北部建设BBT1号线。论文阐明了深圳BBT1号线建设必要性,提出了线路方案,场站布局方案与运营线路组织方案。  相似文献   
94.
基于双向变流装置输出外特性,分析电压调整率与下垂率的关系;以电压源换流器模型为基础,建立考虑下垂输出外特性的双向变流装置计算模型;采用交直流一体迭代潮流算法,进行含双向变流装置的城市轨道牵引供电系统潮流计算。以某地铁工程为例,列车采用6B编组,最高时速为80km·h^-1,研究双向变流装置下垂率和空载电压对峰值功率、牵引网网压和钢轨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输出外特性中下垂率的增长,双向变流装置峰值功率需求降低,但牵引网网压波动加剧,钢轨电位提高;当空载电压在1 500~1 650V范围内、下垂率为0.055~0.06时,全线牵引降压混合所整流工况的峰值功率最大在7 146~7 320kW之间。在实际工程中,应选取适当的下垂率和电压调整率,允许部分功率跨区间传输,以降低双向变流装置的安装容量,同时兼顾牵引网网压和钢轨电位的控制需求。  相似文献   
95.
西宁站至动车所的动车走行线较短且面向动车所为超过6‰的下坡道,结合动车所布置形式及作业特点,对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第二级(CTCS-2)行车模式与调车模式在能力适应性、安全性和作业方式等方面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采用CTCS-2级调车模式的研究结论:(1)无论采用列车运行控制办理还是调车办理均能满足能力要求;(2)CTCS-2列控等级的列车方式和增加调车应答器防护功能的CTCS-2列控等级调车方式均能满足安全防护要求;(3)采用CTCS-2级调车模式作业动车所控制自主性强、作业灵活、效率高。  相似文献   
96.
介绍了一种基于GPRS的铁路电力变压器远程实时监测报警系统的开发及应用情况。该系统基于中国移动GPRS无线数据业务平台和通讯平台。采用vc++与汇编及ADS1.2开发环境编制,实现了铁路电力变压器运行状态的远程实时监控。经过一年的运行,系统能够满足现场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97.
通风冷却技术是100%低地板轻轨车混合动力电源箱的核心关键技术之一。现基于模块化设计原则,进行了混合动力电源箱的结构设计,冷却方案采用强迫风冷方式。通过分析温升试验结果,并结合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针对原方案进行了优化改进。新方案通风散热能力更佳、防护等级更高,更具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8.
新丰镇车站自完成纵列式双向三级七场模式改造后,为进一步提高其生产能力,进行了扩能调研,分析了车站现状,从加强密集时段生产组织,压缩等检、技检、待发时间,发挥站机一体化作用等方面出发,对"7.1"调图过渡期间的运输组织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根据实际生产完成情况,论证了针对"7.1"调图所采取的运输组织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
为提高重载组合列车各重联机车无线控制的同步性能,基于800 MHz无线电空间波无线传输模式,建立重载组合列车分布动力机车重联控制无线传输同步性的马尔可夫决策模型,并采用有限阶段向后递归迭代算法进行求解.利用给出的决策模型和算法构建重载组合列车分布动力机车重联无线同步控制系统,并安装于神华线万吨重载组合列车的机车上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机车间重联信息无线传输的平均周期仅为2.5s,小于美国GE公司LOCOTROL系统3s的平均周期,能够满足神华线重载组合列车运行的基本要求;采用800 MHz双频点组成双网传输,在无线电波弱场区能克服空间波传输受到干扰的影响,减少延迟时间.  相似文献   
100.
随着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集成和模块化成为目前船舶电站自动化设备组成的主要特征。这一特点为国内众多船舶自动化设备厂家应用国内外市场上可以方便购买的高性能发电机控制模块自行开发船舶电站管理系统提供了简捷的途径。文中介绍了构成船舶电站管理系统的核心模块—发电机并车与保护单元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对该模块与配电屏主开关之间的硬件电气联结方式给出示例,从而展示了船舶电站自动化产品开发简捷途径中的核心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