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2篇
  免费   118篇
公路运输   777篇
综合类   815篇
水路运输   611篇
铁路运输   368篇
综合运输   9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层次分析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解决多目标决策的选优问题。该法将人的主观判断量化,大大提高决策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AHP的动力电源综合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并改进了层次分析法,用该方法对三种动力电源进行了总体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交通"是系统性的价值目标,需要以和谐伦理为导向,从宏观上审视现代交通关系的结构及其特征,研究交通主体之间、交通客体之间、交通主客体之间的基本关系及其状态,通过一系列调整优化,使之不断地从冲突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糊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在合理确定指标集、评语集、权重集和评价矩阵的基础上,构造了岚山港液体石油化工品码头建设方案优选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选出了最佳工程方案,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不同形式防眩设施的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交通科技》1997,14(2):30-32
基于“七五”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分专题《防眩设施结构形式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运用一种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对高速公路上不同形式防眩设施进行了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16.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纵肋与横肋连接是受力较复杂、病害较多构造部位。选取横肋腹板空孔、纵肋内隔板设置、纵肋与横肋间焊缝、横肋过焊孔等4个主要构造细节,从受力特性、病害及其治理、工程试验、加工工艺、各国规范发展等角度,系统地汇总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与横肋连接构造的演变历程和发展现状,并总结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7.
以评价运用C80E型货车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为目标,选取22个指标建立三级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C80E型货车的社会效益进行评价。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运用C80E型货车的社会效益是很明显的,运用C80E型货车将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促进绿色铁路建设,进而促进国家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必须对施工阶段铁路的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措施进行评价。通过研究相关技术标准及铁路施工特点,建立一套完善的铁路绿色施工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措施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三角模糊数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应用灰色聚类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绿色等级。最后,结合实例证明三角模糊数层次法与灰色聚类法结合可以对铁路绿色施工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措施进行很好的评价,并能找出铁路施工阶段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城市轨道交通折返能力影响因素中的定性问题进行综合定量评价与分析,确定折返过程中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运用层析分析法原理构建城市轨道交通折返能力影响因素AHP模型,为前期折返站的设计以及后期折返能力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从道岔类型、站停时间以及折返站型对折返站进行前期设计和后期优化,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折返能力。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舒适度研究偏重于列车运行物理指标层面的现状,结合人机工程学、环境与行为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提出了综合满足旅客乘坐需求、生理感受与心理感受的高速列车广义舒适度的概念。在对北京至四方的铁路线运行的CRH2型动车组745位旅客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对指标进行降维,利用AHP构建乘坐舒适度评价模型,得出舒适度影响因素的权重,并提出改进建议:1.细化列车振动、噪声与照明舒适度评价指标;2.优化座椅休息、就餐、娱乐等功能设计;3.进一步调控车厢温度、湿度与空气质量。该模型的建立为我国高速列车乘坐舒适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