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篇
  免费   48篇
公路运输   293篇
综合类   42篇
水路运输   111篇
铁路运输   83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01.
动力电池的电性能、安全性和循环性能都与电池的工作温度密切相关.在一定的散热条件下,动力电池的温度主要取决于其本征产热和比热容热物性参数特性.上述热物性参数可通过等温量热法(IBC)和绝热量热法(ARC)进行精确的量化测试.主要从测试原理、模拟场景、测试样品尺寸、数据分析过程和测试结果5方面,针对上述2种测试方法的异同进...  相似文献   
102.
莫崇相  吴坚  祁宏钟 《汽车工程》2021,43(3):387-396
在分析单电机和双电机混合动力电动车发动机怠速充电工况下电池能量稳定性控制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怠速充电工况电池SOC平衡的主动控制策略,并给出相应控制过程的能量控制目标值计算公式和相应的分析。通过对所提出的怠速充电工况电池SOC平衡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和实车测试,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有效控制电池SOC平衡,怠速充电过程中电池主动能量的过充和过放控制的稳定性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3.
文章设计了一款以STM32微处理器为核心的蓄电池内阻测量系统,采用交流阻抗法对电池内阻进行测量。针对测量信号微弱,易淹没于噪声的特点,应用相关检测技术以检出有用信息。调试和对比实验数据表明,该系统可实现对蓄电池内阻的在线、快速、精准测量。  相似文献   
104.
为提升电池热管理系统(BTMS)散热效果,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和基于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GSA-II)的多目标优化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优化了一种新型液冷板模型。通过电池实验,得到不同放电倍率下单体电池产热量。以通道夹角、通道宽度、冷却液的质量流量为设计变量,平均温度、温度标准差和压降为目标函数,采用拉丁超立方体抽样(LHS)方法,在设计空间中选取了35个设计点,利用响应面近似模型(RSM)拟合出目标函数的表达式。结果表明:在5C放电倍率下,优化后液冷板的散热性能得到有效提升,与初始模型相比,液冷板的平均温度和温度标准差分别下降了11%、51.2%,压降仅增加了3.3Pa。  相似文献   
105.
单片机控制的电力机车用蓄电池容量校核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蓄电池容量校核工作中存在的效率低下,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由单片机控制的电力机车用蓄电池容量校核系统,介绍该系统的主电路结构、控制电路原理和软件设计。该系统由恒流充电机、恒流放电机和蓄电池巡检电路等三部分组成,在80C196KB单片机控制下,系统按照规定程序,自动完成对蓄电池容量的检查工作。现场运行证明,该系统设计合理,功能完善,性能好,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06.
阐述HXD1C型交流传动电力机车采用的TGY03型控制电源柜的主要技术特点、电气系统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并说明了电源柜匹配蓄电池特性的充电模式及曲线。  相似文献   
107.
轨道交通领域锂离子动力电池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简要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材料的基础知识,对叠层结构的大容量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工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并展望了未来时期轨道交通行业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8.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车的运用现状,将国内近两年出现的新型电力蓄电池工程车与传统的内燃工程车进行了技术经济对比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选型建议。  相似文献   
109.
EN 14363定义的转动因子X是转向架安全通过曲线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对转向架悬挂参数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南车株机公司在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中,首次将转动因子试验在出口新加坡电力蓄电池双能源工程车上进行了应用,并逐步推广,对国内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0.
论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重要作用,说明制动能量的处理方式已成为轨道交通行业面临的重大课题。对1500V直流供电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再生制动能量的储存利用提出一种新型设计方案,分别介绍国外轨道交通制动能量储存装置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现状,提出应用于1500V直流供电系统的多模块化制动能量处理方案,设计出硬件电路、系统方案和软件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