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20篇
公路运输   90篇
综合类   30篇
水路运输   41篇
铁路运输   59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221.
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桥塔为H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高190.5m,采用液压爬模法施工。为满足液压爬模在高塔施工过程中快速化施工的需求并确保施工安全,针对桥塔结构特点,选用将5m节段液压爬模改进成6m的节段液压爬模进行桥塔施工,并对液压爬模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包括整体制作大装饰槽和大倒角模板并固定在液压爬模上,在大装饰槽处附墙装置下增加牛腿,将塔柱内、外侧面液压爬模上支架后移平台加长50cm。通过合理布置桥塔液压爬模轨迹,桥塔液压爬模只在中下塔柱转角处进行1次转换,避免了液压爬模在高空中多次转换的风险;液压爬模采用分组整体转换,加快了桥塔施工速度。实践证明,该桥采用液压爬模施工技术,实现了高效快速化施工目标,且施工过程安全。  相似文献   
222.
以“十一”黄金周期间试点服务区危化品运输车辆的停靠数据、服务区现场管理情况为依据,分析广东省在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期间采取的交通管制措施及其对服务区危化品运输车辆安全管理的效果,并针对现状的不足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23.
北京地下直径线大断面暗挖隧道衬砌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宏亮 《隧道建设》2013,33(8):684-689
为解决复杂边界条件下大断面暗挖隧道衬砌施工方法选择的问题,针对北京站-北京西站地下直径线洞桩法隧道段和CRD法隧道段的衬砌具体项目,从施工效率、经济性和沉降变形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组合钢模和模板台车2种施工方法各有其适用性和局限性,应根据开挖方法、断面尺寸和作业环境等合理选用; 2)对2种施工方法在安全质量控制措施上进行了相关补充完善,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4.
汤怀 《交通标准化》2013,(13):90-92
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桥梁高墩爬模模板体系及其组成以及爬模模板的设计,同时提出了爬模模板的安装方法、施工措施以及注意事项。该工程的施工效果表明,所采用的桥梁爬模模板安装技术措施应用情况较好,可在类似工程中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225.
徐磊 《隧道建设》2017,37(Z2):240-248
电缆槽因结构设计复杂、断面尺寸小,造成电缆槽的线性和表面气泡等外观质量难以控制,文章针对电缆槽一次成型整体式模架在施工中出现的模板上浮影响线性和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气泡超标的问题,通过对模板受力分析,采取增加结构件及标高预控等措施,有效减少模板上浮高度;通过在模板上增设附着式振动器并不断优化布置方案,测定附着式振动器作用时间,有效减少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气泡含量。  相似文献   
226.
建立考虑不同保温层厚度的FS复合保温外模板在火灾工况下的有限元模型,并对有限元模型的温度场分布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FS复合保温外模板在加强肋处温度应力集中,形成薄弱区。保温过渡层有效的提高了保温隔热作用。在相同火灾工况下,保温层厚度越小,FS外模板温度上升趋势越快。  相似文献   
227.
"图层"是使用AutoCAD时不可缺少的管理图形对象工具。"图层"可以让使用者创建多个层面来画图,它同时让使用者控制每个图层的颜色,线型和可见性。"图层"是AutoCAD绘图中最有用的工具之一,使用"图层"可以提高绘图的质量和效率。本文重点介绍了AutoCAD"图层"功能在计算机设备结构设计中的一些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28.
以某特大桥桥墩混凝土施工中钢模板设计为背景,结合Midas 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建模仿真分析该钢模板在混凝土侧压力作用下的各构件受力,通过改变对拉杆刚度、对拉杆位置来确定钢模板整体结构的最优受力,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对拉杆刚度情况下,合理的对拉杆位置对结构整体受力有着很大的提升;增加对拉杆刚度可以加强结构受力,但该过程不是无止境的增加,而是非线性的,增加到一定刚度情况下结构受力达到一个相对稳固状态;同时提出一些在钢模板设计和检算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