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篇
  免费   36篇
公路运输   295篇
综合类   188篇
水路运输   144篇
铁路运输   117篇
综合运输   15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王攀  邓兆祥  褚志刚 《汽车工程》2007,29(12):1106-1109
针对油底壳冲压过程中板厚会发生变化的现象,采用显式有限元法模拟油底壳整个冲压成形过程,获得油底壳板厚变化信息,将板厚信息映射到隐式模型中进行模态分析。通过与不考虑板厚变化模态结果和实验模态对比发现,考虑冲压过程引起的板厚变化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其误差在5%以内,比不考虑板厚变化的分析结果各阶固有频率误差平均减小50%左右。  相似文献   
42.
碳平衡法燃油消耗量测试仪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我国燃油消耗量测量方法标准以及常见的汽车燃油消耗量测量方法,阐述了碳平衡法的基本原理,在CVS(定容取样法)基础上提出开式排气稀释取样系统;针对当前车辆燃油消耗量测量操作不便的问题,根据碳平衡法燃油消耗量测量原理,建立了采用流量计的碳平衡法汽车燃油消耗量测量模型及测量系统;分析研究了燃油密度、氢碳比、排气成分以及整个系统的同步和负荷测试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实车上进行试验验证,与油耗仪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及稳定性,为车辆燃油消耗量的不解体测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应用可能性。  相似文献   
43.
TLA改性沥青在我国使用较少,《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有关TLA的各项技术指标还是采用国外的经验,同时没有TLA改性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技术。佛山一环城市快速路大面积成功使用TLA改性沥青在我国尚属首例,文章通过在佛山一环使用TLA改性沥青的实践和研究,提出TLA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和关健点,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针对UH181全液压挖掘机液压系统,给出了详尽的换油工艺,为确保液压系统换油过程中免于污染提供了合理的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45.
高速公路对自然资源的消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土地资源的占用和能源消耗两方面将高速公路与其他运输方式对自然资源的占用情况进行比较,并通过总结和分析我国高速公路的现状,得出高速公路较其他运输方式能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是资源集约型的交通运输方式。  相似文献   
46.
基于全球乘用车整备质量、燃油箱容积和燃油消耗量数据的统计分析,推算出"NEDC工况"下的续驶里程;再通过众测油耗的统计分析,推算出乘用车满油箱燃料的实际续驶里程范围;对乘用车的供油系统设计及电动乘用车的续驶里程对标燃油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7.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novel intersection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 for automated vehicles and quantifies its impact on fuel consumption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f CO2 relative to traditional traffic signal and roundabout intersection control. The developed intelligent traffic management (ITM) techniques, which are based on a spatiotemporal reservation scheme, ensure that vehicles proceed through the intersection without colliding with other vehicles while at the same time reducing the intersection delay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Specifically, the spatiotemporal reservation scheme provides each vehicle a collision-free path that is decomposed into a speed profile along with navigational instruction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developed microscopic traffic simulator with instantaneous emission model, provides improved assessments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raffic control strategies at intersections. The simulator architecture integrates several ITM algorithms, vehicle sensors, V2V/V2I communications, and emission and fuel consumption models. Each vehicle is modeled by an agent and each agent provides information depending on the specific vehicle sensors. The ITM system is supported by V2V and V2I communications, allowing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among vehicles and infrastructure. The data include the estimated vehicle position and speed.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raffic management technique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prove that the proposed ITM system reduces CO2 emissions significantly. The research also shows that these reductions are more significant when the traffic flow increases.  相似文献   
4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长,城市化过程中交通拥堵问题日趋严重,交通能源消耗加剧。为了降低由此带来的损失,需要及时探明路网中交通效率低、能耗高的区域,并采取有效的交通管理措施。通过研究交通状态与能耗的关系,进行相应的交通参数分析,建立能耗区识别及等级划分模型,计算得到3个等级能耗区的界定阈值分别为0.411和0.678。  相似文献   
49.
阐述了中速柴油机机油消耗率的影响因素及针对这些因素可采取的降低机油消耗率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50.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能耗计量及管理系统的结构、功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能耗计量及管理系统采用六通道能耗计量装置和RFID(射频识别)列车定位技术,实现了对地铁车辆能耗的分类计量.建立GPR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无线传输数据机制和地铁车辆能耗管理平台,处理并存储能耗数据,自动生成曲线和统计报表,实现地铁车辆能耗信息化管理.该系统已在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01A02车型上试点应用,基本功能已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