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篇
  免费   36篇
公路运输   295篇
综合类   188篇
水路运输   144篇
铁路运输   117篇
综合运输   15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耗剧增导致能耗计算量大、计算不够精准的问题,通过考虑电机动态效率,精确计算实际列车侧能耗,并构建基于列车运行单质点和多质点模型的能耗仿真计算模型。首先分析列车牵引传动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建立各部件效率与列车运行状态的关系。然后,结合各部件效率转换,依据两表法推导基于电功率的实际列车能耗计算公式,综合分析影响能耗的因素,进一步提出考虑单质点和多质点列车模型的能耗仿真计算方法。最后,以国内某市域线路的四站三区间为例,验证本文所提能耗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单质点还是多质点列车运行模型下的运行能耗,与实际运行能耗相比,均能实现 5%以内的偏差;在单质点模型的基础上,多质点模型的运行能耗进一步减小了 1.66%的偏差。本文所提模型可以为列车节能优化提供理论支撑,助力我国绿色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92.
根据油封密封机理,对油封与O形圈密封的差别、安装孔对油封密封的影响及油封的安装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CB125离合器操纵杆油封渗漏油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最后采用在原安装孔底平面加工一直径φ18 mm、深0.5 mm的台阶,同时仍装用原结构油封的方法,简便、易行,取得了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893.
文章针对我国当前船舶油污立法的状况和船舶油污事故的现状,对国家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提出建议,以避免船舶油污事故造成的日益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4.
基于某多功能海上重吊船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双燃料系统的设计,结合其典型运营工况,采用经济性(Economic Performance,EP)分析方法对LNG燃料和低硫船用轻质柴油(Low Sulfur Marine Gas Oil,LSMGO)燃料的能量消耗、额外初始投入成本、运营成本(Operating Expense,OPEX)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在中长期的船舶运维周期内,LNG燃料的EP更好。考虑未来船用清洁燃料的发展,相关研究可为海上工程作业船舶的燃料动力系统的设计和选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95.
污泥电解脱水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技术,在提升污泥脱水效率、实现剩余污泥减量化具有一定优势。基于上海某水质净化厂污泥电解脱水应用案例,介绍污泥电解脱水设备设计及运行参数、运行情况。与传统板框压滤脱水工艺和热干化工艺进行经济比较,运行能耗降低44%~56.7%,占地面积节约30%以上,运行管理更加便利。  相似文献   
896.
通过引入驾驶评价指标和制动压力的控制及其要求规范了驾驶行为,为提高测试的准确性以及可重复性提供了保障。利用8名具有多年底盘测功机驾驶经验的驾驶员及两台轻型汽油车,在底盘测功机上开展了大量的新欧洲驾驶循环测试 (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NEDC) 和全球轻型车统一循环测试 (Worldwide Harmonized Light Vehicles Test Cycle,WLTC),并以10 Hz为采样频率连续记录数据进行综合计算,得到驾驶评价指标结果。通过相关性分析,认定驾驶风格对油门扰动性的影响在 NEDC工况下比在 WLTC工况下的更大,主因是驾驶员在稳定工况下拥有更多的自由度。对于NEDC工况,可以通过设定IWR及EER限值来实现规范驾驶;对于WLTC工况,可以通过设定IWR和RMSSE限值来实现规范驾驶。此外,通过限制工况驾驶过程中的最大制动压力还为规范驾驶提供了有效途径。不仅为降低不同驾驶员对燃料消耗量测试的影响提供了参考,在我国汽车领域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也为乘用车碳排放大数据采集的准确性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