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69篇 |
免费 | 60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580篇 |
综合类 | 310篇 |
水路运输 | 979篇 |
铁路运输 | 200篇 |
综合运输 | 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51篇 |
2022年 | 65篇 |
2021年 | 68篇 |
2020年 | 70篇 |
2019年 | 33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38篇 |
2016年 | 45篇 |
2015年 | 51篇 |
2014年 | 105篇 |
2013年 | 80篇 |
2012年 | 114篇 |
2011年 | 126篇 |
2010年 | 122篇 |
2009年 | 118篇 |
2008年 | 122篇 |
2007年 | 106篇 |
2006年 | 102篇 |
2005年 | 102篇 |
2004年 | 79篇 |
2003年 | 81篇 |
2002年 | 57篇 |
2001年 | 52篇 |
2000年 | 44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1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定量化得出高速公路同一车道中前后相邻车辆的碰撞概率,从制动减速度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新的前后相邻车辆碰撞概率计算方法。分别考虑前后车发生碰撞的3种不同情况,推导出如果发生碰撞前车需要的最小制动减速度。基于路侧毫米波雷达获取海量车辆运行状态真实数据,包括轨迹、速度以及制动减速度的变化规律,采用广义帕累托分布(Generalized Pareto Distribution,GPD)建立制动减速度分布模型,进一步基于GPD模型计算出在不同场景下如果发生碰撞所需最小制动减速度的发生概率,将该概率值确定为碰撞概率。研究结果表明,在本研究路段,约99.10%的加速度在[-1, 1] m·s-2的区间范围内波动,车辆制动减速度的分布具有“长尾”特征,较大的制动减速度占比非常小。内侧1车道、2车道加速分布比3车道的分布更为集中,大型货车的加速度分布比小客车的加速度分布更集中。最后,基于真实的危险场景数据以及模拟的典型危险场景数据进行验证,将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传统方法的计算结果相比较,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结果连续,且可迅速、准确地识别各类危险场景。 相似文献
12.
地质雷达探测技术具有探测速度快及分辨率高等优点,在岩土勘察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推广,但是在陡坡桩坑临崖侧地质勘察中的运用还缺乏深入研究。为此,以福州绕城高速某桥梁为工程背景,开展地质雷达探测技术在陡坡桩坑临崖侧地质勘察中应用的研究。结果表明:桩基挖孔施工时对孔壁岩体存在爆破破损影响,范围约2 m;在使用人工钻孔勘探时,结合地质雷达探测技术将有效提高陡坡桩坑临崖侧地质测量精度,有效保障桩基的稳定性,为此,将地质雷达探测技术应用于陡坡临崖侧地质的勘察中,可为陡坡桩基的动态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15.
16.
在预应力后张法施工过程中,注浆密实性成为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随着雷达检测技术的日益成熟,并在不断的实践中显现出其无损、操作方便、检测速度快、检测范围大等优点。该文结合工程实践总结出雷达检测技术在注浆密实度方面的应用方法,表明了雷达在检测密实度方面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18.
地球物理方法的应用,使得公路工程质量检测技术变得更加简捷、高效和经济。介绍了地质雷达探测法的概念和基本工作原理,讨论了该技术在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在公路路面厚度检测与勘察中的应用,论述了地质雷达方法技术在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某在建隧道地质情况复杂,开挖过程中,隧道底部出现溶洞,地下水发育,已完成的仰拱段可能存在岩溶分布。通过探地雷达的探测,分析该隧道段的典型波形图,确定出了该段隧道底部岩溶的分布情况,并通过钻探资料验证,两者基本一致,为隧道安全施工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0.
地质雷达探测干扰因素及图像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雷达探测是分辨率较高的一种地质勘察手段。对地质雷达的干扰因素及其图像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抗干扰的方法和提高图像识别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