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9篇
综合类   15篇
水路运输   67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5年   1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平陆运河工程建设规模巨大、涉及专业众多、集成协调难度大。围绕运河航道线路论证、平面布置方案优化等重点内容,探索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统(GIS)、倾斜摄影等数字技术手段在项目规划阶段的应用,并针对多尺度和多精度数据匹配、空间数据的坐标系转换等技术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实现项目多源数据的融合和信息模型的构建。同时,深入挖掘数字技术在规划方案比选、信息集成浏览、仿真模拟和虚拟漫游等多方面的应用价值,赋能项目前期工作阶段决策优化与质效提升。  相似文献   
52.
支流与干流的交汇区水流流态复杂,而人工开挖运河存在交角大、汇入流量大的特点,对航道通航影响显著,需对支流口实施河道治理工程。针对平陆运河中牛江河、下底河支流汇入运河后入汇河段的干流通航问题,进行入汇河段水流运动特性的研究。基于RNG k-ε紊流模型,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不同设计工况下支流入汇情况,结果表明原设计方案不满足通航条件。因此,在设计方案基础上提出调整入汇方向、扩大入汇断面的优化措施,显著改善了通航水流条件,达到规范要求。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3.
刘宁 《水运工程》2024,(6):1-11
平陆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是新中国首个连通江海的运河工程。平陆运河建设规模巨大、综合效益明显、工程技术复杂,存在高效省水船闸、长寿命混凝土、智慧运河等关键技术难题。建设“优质工程、绿色工程、廉洁工程”,及时总结平陆运河的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可以为我国未来建设运河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4.
八堡船闸是京杭运河沟通钱塘江第二通道的关键性节点工程,船闸运行时受到钱塘江潮涌影响。为了确保八堡船闸长期稳定高效运行,针对钱塘江不同节令下的不同潮涌高度潮水进行船闸整体运行调试和实船试验,测量八堡船闸在潮汛期间的运行、通航状态,保障船闸安全。结果表明,在钱塘江小潮汛期间,潮水对八堡船闸影响有限,八堡船闸可正常运行;在大潮期间,引航道条件恶劣,八堡船闸应放下挡潮门、停止运行,待退潮后再进行通航。  相似文献   
55.
为推动江苏水运高质量发展,江苏省正在开展部分航道“三改二”的研究工作。通过引入“每公里航道吞吐量”的概念,分析2022年江苏省内河港口及航道数据,结果表明:苏南水网每公里航道吞吐量是苏北的4倍,在苏南现有土地及岸线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避免对经济发展形成制约,优先发展苏南运河“三改二”是合理的。结合苏南、苏中、苏北不同地区的航道网特点,分析对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其他问题,以期为江苏水运事业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56.
运河开发对区域交通改善和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促进效应,然而其较大的开发强度和复杂的建设内容所造成的消极环境影响,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运河水生生态影响的识别问题,通过对平陆运河内河段工程建设内容的分析归类,结合航道整治及航电枢纽建设的生态影响分析,采用类比分析、生态因子识别等方法,提出平陆运河内河段水生生态影响的3类重点评价内容,分析了建设内容对主要生态因子的影响,并从工程设计和生态修复两种维度梳理了水生生态保护措施体系。研究成果可为运河开发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识别与修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7.
京杭运河苏南段“四改三”航道整治工程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京杭运河苏南段航道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实施"四改三"工程的必要性,介绍了整治工程的范围、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航道、桥梁及配套附属的水上服务区、停泊锚地等设计以及港口规划等方面的内容,最后分析了本项目的社会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58.
以江苏丹阳S122大运河桥为工程实例,介绍独塔双索面斜拉桥的抗震分析及计算方法,可为今后该类型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expected impact of Northern Sea Route (NSR) usage and the Panama Canal (PC) expansion on 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 imports of Asian countries, from not only the macroeconomic viewpoint but also diversification of the supplying countries. First, the amounts saved from shipping costs due to these events are estimated, based on scenarios on the navigable period of the NSR, transit fee of the NSR considering the exchange rate between the Russian ruble and US dollar, and bunker fuel price. Second, a spatial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based on macroeconomic theory is applied to predict changes in LNG trade patterns and measure economic impacts due to the reduction of shipping costs. Finally, the impacts of NSR usage as well as the PC expansion on LNG imports of Asian countries a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calcul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diversification of supplying countries for LNG imports can be observed, especially in Japan, the largest LNG importer in the world, and other Asian countries are secondarily affected by changes in Japan’s import pattern, with limited impacts on these countries’ national economies.  相似文献   
60.
该文通过一根25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静载试验,测试了空心板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工作状态,测定了结构的强度、刚度,将实际测试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空心板预加应力时的上挠度实测值偏小的原因,从而判断了空心板的安全承载力和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