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篇
  免费   12篇
公路运输   23篇
综合类   87篇
水路运输   399篇
铁路运输   24篇
综合运输   6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介绍广州港南沙粮食码头工程工艺系统的布置及特点,以及工艺系统主要设备的配置、筒仓型式、系统控制及计算机管理等,供今后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2.
邢跃  陈大同 《水运工程》2017,(S2):66-69
针对浅滩吹填工程中因吹距远、水深较浅等工况条件限制,绞吸船难以在施工效率、进度、成本等方面发挥自身优势的问题,以北海铁山港的陆域吹填施工为例,通过对小型吹沙船联合施工可行性的研究及实践,得出八爪船-皮带船联合施工适合浅滩吹填的结论,并介绍联合施工的工法、工序及重难点控制。  相似文献   
23.
横流是东营港区港口航道建设中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针对东营港区进出港航道工程不同防波挡沙堤布置下航道水流条件,采用潮流物理模型试验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南、北防波堤形成后,口门航道处流速较大,从改善通航条件的角度出发,修建防波挡沙堤是必要的;防波挡沙潜堤保持相同的坡度,堤头分别修建至-12 m和-14 m时,口门航道水流流速逐步减小,口门横流也随之减小;随着防波挡沙堤堤顶高程增大,堤头挑流流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潜堤堤头建至-14 m等深线处、堤顶高程在-8 m左右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24.
LNG船舶通过限制性航道进出港时须采取一定的管控措施,具有显著的排他性,布局LNG码头时须确定合理的码头规模,以保障港区各类船舶通航效率。基于多智能体复杂系统的混合模拟仿真建模方法,以宁波舟山港六横港区南侧岸线新布局LNG码头研究为例,建立不同的仿真情境,通过设定的指标进行评价分析,研判在一定通航管控措施条件下六横港区南侧LNG码头合理布局规模,为港口码头布局和岸线合理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5.
介绍了南通港口2006年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所取得的成绩,并从“沿江开发、江海联动”的发展战略着眼,提出了从“亿吨大港”,向“亿吨强港”进取,切实需着重抓好的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6.
在对盐田港及附近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的环保法规与标准,集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目标,识别规划环境影响的主要因子,提出盐田港区总体规划开发过程中的主要环境问题,从而提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调整经济发展格局及环保综合治理的措施和建议,用以指导建设生态型现代化的盐田港区。  相似文献   
27.
分析我国大陆地区区港联动试点与国际自由港在概念、类型及功能方面的区别,比较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和外高桥港区港联动与香港自由港在政策方面的差距,指出我国大陆地区的自由港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8.
刘晔 《港工技术》2007,(6):38-41
介绍毛里塔尼亚友谊港发展现状,采用新近的资料分析友谊港所面临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9.
陆基康 《港口科技》2007,(10):33-36
介绍了上海港开展经营货物装卸商务单证管理的法律依据,通过对本港经营货物装卸商务单证使用和管理的情况调查,阐述了实施港口《商务单证管理规定》的重要意义,并对《商务单证管理规定》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30.
Consistent with the policies set forth in the Coastal Zone Management Act, the California Coastal Act seeks to balance the utiliza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coastal resource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needs of the citizens of California. One way the statute pursues this balance is through its provisions for ports. These provisions have functioned as a type of smart growth planning for ports, encouraging densification of existing port districts and possibly averting maritime commercial and industrial sprawl along the California coast. One unintended consequence of the encouraged consolidation of port activities, when combined with the rapid growth in international trade over the last four decades, has been disproportionally large environmental and health impacts on low-income and minority communities surrounding ports.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the Port of Long Beach's conformance with the California Coastal Act has resulted in ongoing environmental justice concerns. It discusses approaches employed by the Port of Long Beach to reduce environmental justice concerns resulting from significant and unavoidable 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offers suggestions for how to address this iss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