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9篇
综合类   18篇
水路运输   14篇
铁路运输   24篇
综合运输   1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傅海威 《船舶工程》2013,35(3):112-115
产业集聚是我国船舶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集聚效率能够反映不同区域的产业集聚效果。以区位熵方法测算各省市船舶工业的劳动力集聚度和企业集聚度,以此判别我国船舶工业的区域集聚状况,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高集聚度省市分别在利润、产值和出口三方面进行集聚效率评价。结果显示,不同区域船舶工业的集聚效率存在较大差异,有进一步合理布局及提升效率的空间。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2.
文章选取1990-2011年期间经济比较发达、港口物流产业发展相对成熟的江苏沿江地区港口物流和区域经济的数据,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对其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港口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而区域经济对港口物流的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为顺应当前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快慢车混合运行的运输组织发展趋势,提出1种可适应不同列车开行方案与开行比例的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考虑列车最小追踪间隔时间、快慢车开行比例、区间快车越行节约时间、列车在各站的停站时间等重要因素,分越行(设越行站)、追踪(不设越行站)2种运输组织模式,推导所有可能情况下的线路通过能力计算式,构建...  相似文献   
34.
辽南海积软土地基承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变形参数的研究是岩土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以营口地区软土为研究对象,论述了该地区软土的工程地质特点,讨论了地基承载力确定的一般方法及影响地基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根据静力触探试验和螺旋板载荷试验的结果,结合理论分析建立了承载力特征值与其它指标的相关关系,结合传统理论公式进而建立了营口地区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35.
Although climate change is a global problem, specific mitigation measures are frequently applied on regional or national scales only. This is the case in particular for measures to reduce the emissions of land-based transport, which is largely characterized by regional or national systems with independent infrastructure, organization, and regulation. The climate perturbations caused by regional transport emissions are small compared to those resulting from global emissions. Consequently, they can be smaller than the detection limits in global three-dimensional chemistry-climate model simulations, hampering the evaluation of the climate benefit of mitigation strategies. Hence, we developed a new approach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approach is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a detailed three-dimensional global chemistry-climate model system, aerosol-climate response functions, and a zero-dimensional climate response model.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the approach was applied to results from a transport and emission modeling suite, which was designed to quantify the present-day and possible future transport activities in Germany and the resulting emiss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a baseline scenario, German transport emissions result in an increase in global mean surface temperature of the order of 0.01 K during the 21st century. This effect is dominated by the CO2 emissions, in contrast to the impact of global transport emissions, where non-CO2 species make a larger relative contribution to transport-induced climate change than in the case of German emissions. Our new approach is ready for operational use to evaluate the climate benefit of mitigation strategies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transport emissions.  相似文献   
36.
区域轨道交通与城市轨道交通衔接模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简要阐述区域轨道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概念,在分析区域轨道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特征的基础上,提出都市圈的区域城市铁路发展模式,以及区域轨道交通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衔接模式.以重庆1h经济圈的轨道交通布局为例,探讨1 h经济圈城市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衔接方案.  相似文献   
37.
为理清京津翼一体化前期规划和研究阶段信号系统建设思路,重点研究设计关键点及新技术。通过分析京津冀区域轨道信号系统应用现状,对区域不同轨道交通模式信号应用技术比较,从互联互通需求、运营功能需求和技术融合需求三方面出发,提出系统制式选择注重兼容性、运营需求引导技术创新和注重技术融合及国产化应用等设计应重点关注问题,并对列车自动运行、车地通信和北斗卫星导航等应用新技术进行分析展望。  相似文献   
38.
市域铁路两种牵引供电制式工程投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及区域经济发展实力的增强,市域铁路建设进入轨道交通行列。在市域铁路工程建设中,牵引供电系统是采用25 kV交流供电制,还是采用750 V或1 500 V直流供电制,其选择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技术和建设标准、网络资源共享和工程投资。此文在分析交、直流供电制式主要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就选择交、直流供电制式的关键因素进行论述,并以工程实例对2种供电制式的工程投资进行分析与对比。从工程投资来说,市域铁路采用高架敷设方式,交流供电制式节省投资;采用地下敷设方式,直流供电制式节省投资。  相似文献   
39.
结合历史地域文化,从城市文脉的角度出发对宝鸡南站站房进行建筑创作,根据地形地貌的特点设计车站、广场、城市的空间接驳;创造性地引入"全程模数化设计"理念进行建筑细部推敲;以安全、舒适、经济、可行性高为原则进行消防性能化研究及建筑、结构、水、暖、电等各相关专业的设计。宝鸡南站建成后成为了交通便捷的宝鸡市地标性建筑。  相似文献   
40.
“十五”期间,在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形势下,全国地方铁路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在地方铁路建设和满足铁路运输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铁路“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地方铁路将加强行业管理力度,结合铁道部与各省、市、自治区签订的铁路建设纪要和地方铁路建设的需求,配合铁路干线的规划搞好地方铁路的规划和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2006年,地方铁路将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建立更适应地方铁路的建设模式和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