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81篇
综合类   52篇
水路运输   98篇
铁路运输   47篇
综合运输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91.
Ju2000E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桩腿TKY节点由于焊接结构复杂,各构件采用高强度大厚板,焊缝多且不规则,焊接残余应力分布复杂,对其评估焊接残余应力非常困难。如今焊接残余应力表面测量配合应力计算是最有效的方法,本文采用一系列的高效计算方法实现了桩腿TKY节点焊接残余应力的高效计算,并通过X衍射法和小孔法验证了计算的可靠性,同时通过计算机模拟软件建立的三维实体模型分析了该结构的应力分布特征。计算结果表明,整个模拟件各方向的峰值拉应力出现在半圆板焊接区域表层,特别是焊趾位置呈现较大的应力集中,而焊缝材料的屈服强度相对半圆板材料屈服强度低,故焊缝区域的各方向拉应力幅值稍低于半圆板焊接区域;整个模拟件各焊缝区域从外到内部的等效应力呈现300-600MPa的较大应力,靠近半圆板的焊趾位置出现较大应力集中,等效应力达到600MPa以上。  相似文献   
292.
分析了闭塞冷锻半轴齿轮残余应力分布不均的原因,研究了位错密度的分布,并用位错理论说明了材料硬化的微观原因。利用金相法测量晶粒度,发现半轴齿轮经闭塞冷锻后晶粒得到细化,与切削加工方法比较,其晶粒度提高2级。  相似文献   
293.
由于具有高强度、高模量、重量轻、耐腐蚀的优良特点,复合材料在船舶上的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可查阅的关于船体复合材料结构强度校核的文献很罕见以及各种规范对船体复合材料结构强度校核尚未给出明确的说明.与各向同性材料的强度评估方法相比,复合材料强度评估有很大的不同.本文基于试验结果,分别采用壳单元、实体-壳单元和实体单元模型对复合材料结构进行数值分析,确定用于轻质夹芯复合材料结构强度评估的合理有限元模型.基于渐进损伤分析理论,采用Tsai-Wu失效准则和突降退化模型,对轻质夹芯复合材料的极限强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计及结果精确性与计算成本,可用壳单元模型分析复合材料结构的应力-应变分布;渐进损伤分析方法结合材料退化模型不仅有效地对复合材料结构的极限强度进行预测,同时还能判断材料的失效模式.  相似文献   
294.
由于使命或功能要求的不同,有些船型具有复杂的舱室划分和结构,其节点的结构形式和数量众多,在设计分析过程中发现节点的应力集中和疲劳问题突出.因而,在对具有复杂舱室的船舶进行疲劳强度评估时,需要考虑的疲劳校核部位相应增多.针对疲劳校核部位选取的问题,本次研究提出基于全船有限元基本网格节点进行疲劳节点筛选的方法.另外,本文以由上述筛选方法筛选出的船舶强框架结构位置处的热点为例,给出了该结构处圆弧过渡位置的4种细化方式;并参照中国船级社2015版《船体结构疲劳指南》,给出了复杂舱室船舶节点结构疲劳强度评估的整套方法.  相似文献   
295.
环肋圆柱壳是水下装备的主要承压部件,通常采用高强钢进行建造,对焊接残余应力等缺陷较敏感.为了得到不同肋骨布置方式下的焊接残余应力分布情况,首先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高强钢焊接试板残余应力分布情况,验证了固有应变近似公式的适用性;然后,基于固有应变法针对内置、外置T型肋骨的圆柱壳的焊接残余应力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壳板径向变形与实测资料较为一致,内置肋骨时,跨中壳板内凹,反之外凸;残余应力主要分布于焊缝部位,跨中壳板呈现压应力,内置肋骨的压应力要略大一些.  相似文献   
296.
内河船舶极限总强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有关内河船舶极限总强度的一些试验研究工作,重点考察了不同骨架形式对船体总纵极强度的影响,得出了一些具有实用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297.
随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技术与先进造船技术的融合创新,全球造船市场竞争格局、成本结构和产业供应链结构均发生深刻变化。跟踪掌握全球智能船厂IoT技术创新态势,有助于中国造船产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缩短技术差距、发挥竞争优势。采用优势、劣势、机会、风险(Strength, Weakness, Opportunities, Threats,SWOT)分析法对日本和韩国的造船产业政策制定思路进行深入解读,运用专利技术路线图对美国和韩国智能船厂IoT技术的创新路径进行梳理与分析,并对比美国、韩国和中国的智能船厂IoT技术路线关键节点,评估中国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建议中国以上海为策源地加快提升研发水平并构建国内智能船厂IoT创新供应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